第532章 权衡利弊
第五百三十一章权衡利弊
南勇在孔晟的帐幕之外,犹豫良久,还是命守卫去禀报,说自己有要事求见长安候。
孔晟听闻南勇来见,有些惊讶。
南勇是一个很有分寸且恪守礼节规制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不会夤夜来打扰自己。想到这里,孔晟赶紧吩咐护军让南勇进帐。
南勇匆忙进帐,在孔晟面前拜了下去:“末将见过大将军!”
孔晟笑了笑,扫了南勇一眼,轻轻道:“南勇,你连夜来见我,怕是有要紧事?”
南勇深
了一口气:“大将军,末将刚刚得到消息,史思明归顺朝廷,消息今天刚到京城,陛下龙颜大悦,在含元殿大宴群臣,还下诏命册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
长史兼河北节度使。末将得到军报,不敢怠慢,特来禀报大将军!”
史思明是当前大唐朝廷的心腹大患,某种意义上说比安庆绪还要让皇帝头疼。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这个时候,史思明早就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了,可如今却才第一次归顺朝廷,历史前进的车轮似乎延迟了一些,不过大的走向还是未变的。
孔晟安之若素,并没有南勇想象中的大吃一惊的神态。
孔晟比谁都清楚,史思明此人反复无常,他这次归顺大唐不过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是虚晃一
,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反叛,取安庆绪而代之。
而且,史思明的死期不远了。此人最终会死无葬身之地,留下千古骂名。对于史思明,孔晟根本没有太放在心上,对于孔晟来说,面对一个注定要死亡和遗臭万年的人,他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换言之,唐朝最终都会平息叛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孔晟甚至无法理解,史思明向大唐朝廷投降有什么好值得南勇大惊小怪的。这就是他作为穿越者
悉历史走向与时下局中人的一个差别了。
对于南勇来说,史思明作为安氏叛
的主要魁首之一,史思明的归顺对于朝廷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南勇想要向孔晟回报的还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朝廷因为史思明归顺而带来的一系列后续权力格局的无形变化。
南勇见孔晟反应平静,仿佛一起都尽在掌握之中,忍不住暗暗倒
了一口凉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孔晟在南勇心目中的地位越加提升,同时也越加神秘。在孔晟平静的面孔背后,不知道蕴藏着多少深不可测的波澜,南勇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如果连史思明的归顺朝廷,都在大将军的预判之中,那么…除了用神人来形容,还怎么说?
“南勇,史思明其人狡诈阴险,反复无常,此人虽然此刻归顺朝廷,但将来…将来的事情还很难说。”孔晟笑了笑,却没有说透,跟南勇说这些其实也没什么用,说太多他也理解不了,所以孔晟的话只说了半截。
但孔晟的意思却很明显——史思明此人根本靠不住,史思明所谓的归顺,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未必是什么大好事。皇帝和
朝文武大臣高兴得似乎有些太早了——这是孔晟的神色、表情和一番话给南勇的直接感受。
但既然孔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南勇自然不敢追问下去,更不敢妄言,因为事关朝廷大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
军中层将领所能非议的。
“大将军,末将还得到消息,陛下正在考虑将赵王李系
调回京,委派太子殿下统率朝廷兵马前往河东,接管史思明的地盘,尔后
平安庆绪的余孽,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南勇轻轻道。
孔晟心头猛然一跳,这回明显有些震惊了:“陛下要将赵王
调回京?换太子统兵?进驻范
平安庆绪余孽?”
孔晟一连追问,其实是在自言自语。这些重大命题,岂能是南勇所能回答的。
孔晟心里浮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不知道短短一
之间,皇帝的表现变化为何这么大。他才离开京城,皇帝就改变初衷,要重新扶植太子起来?前番好不容易才煞费苦心将皇太子李豫打
下去,如今一旦再次赋予李豫兵权,那么,整个大唐朝野上下,包括皇帝在内,将无人能制衡李豫。
这一点,皇帝不懂吗?他是昏了头还是被什么人蛊惑所致?
赵王李系一旦被解除兵权,在与李豫的抗争中再无半点优势。但赵王的个人遭遇与整个天下大势相比,孔晟更看重后者。
对于大局来说,李豫统兵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李豫多少有些急功近利,此番重掌兵权,一定会贪功冒进,史思明本就是诈降,一旦李豫率主力盲目进驻范
,一个搞不好就要堕入史思明的阴谋陷阱之中。
南勇仔细观察着孔晟的神色变化。他见孔晟如此吃惊,还以为是孔晟为赵王的兵权被夺感到不安,因为孔晟与赵王的关系紧密朝野皆知。在很多人看来,孔晟是站在赵王这一边的——或许只有孔晟自己才明白,从始至终,他就没想过要参与皇子之间的夺嫡,只是被动被卷了进去,与冷漠寡情的李豫相比,他更愿意与重情重义的赵王走在一起。
但即便是如此,要让孔晟为赵王夺位充当马前卒,也是万万不能的。朋友是朋友的,但不代表孔晟会无条件支持赵王去争夺皇位。只是这种问题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不能捅破最后的窗户纸。
孔晟与李豫的对立,一半是情势使然,一半是出于自身考虑。但对于孔晟来说,赵王或者李豫都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保持目前的现状、让李亨继续君临天下,才符合他的政治利益。
所以,孔晟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与皇帝站在了同一立场上。
孔晟思前想后,觉得恐怕还是因为史思明的骤然归顺,让皇帝大喜过望、有些昏了头,他着急平定天下完成自己光复李唐江山的大业,这才决定冒险舍弃赵王而选择更有统兵能力的李豫,让李豫再次统兵,取李系而代之,代替皇帝前往河东范
,接管史思明的地盘。只要史思明的地盘悉数归唐,区区安庆绪的余孽还算得了什么?
大概也只能是如此了。
孔晟轻叹了一口气,其实也不能怨皇帝,换谁可能都会做出同样的决策。毕竟,赵王李系的军事才能略有欠缺,即便是有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当世名将的辅佐,其人在洛
,还是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只能说保持住了唐军占据主动的现状,没有更进一步的建树。
另一方面,大抵在军中,对于赵王庸庸无能的风评也不在少数,这似乎也会影响皇帝的判断。
毫无疑问了。
“南勇,消息从何而来?靠得住吗?”孔晟轻轻问道。
南勇轻轻道:“来自内侍省,朱省监亲自派人快马加鞭送来消息,要求末将当面向大将军禀报。”
孔晟缓缓点头,果然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显然是内侍省省监朱辉光主动向他示好了。朱辉光本质上说是张皇后的人,他与东宫也站在不同的阵营中,皇太子李豫的更上层楼,也同样不符合朱氏的利益。
孔晟沉默了下去,神色越来越淡漠。
南勇不敢吭声,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等候孔晟的决策。
他知道孔晟在思考问题,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任何考虑不周和处置不当,都容易引发后续负面效应,由不得孔晟不慎重。
良久,孔晟才缓缓抬头来望着南勇,声音平静:“南勇,重重赏赐朱省监的来使,让他回去回报朱省监,就说孔某承他的情了,就说我们来
方长,容后再报!”
“至于朝廷和陛下的决策,我们不宜干涉。我们目前主要的使命是出使回纥,护卫公主前往漠北,其他的一概可以置之不理。”孔晟说完,就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南勇可以退下了。
南勇嘴角一
,却还是毕恭毕敬地躬身下去:“末将遵命!”
南勇转身离去,孔晟望着南勇离去的背影,嘴角慢慢浮起一丝无奈的苦笑来。
他有心给皇帝上书,陈明利害,建议皇帝更改决策。但史思明归顺的消息不可能今
才到京,让李豫取李系而代之,也绝对不是皇帝现在才做出的决策,皇帝之所以等孔晟出京后才公然宣布,同时不再隐瞒史思明归顺的军报,这说明皇帝是明知孔晟会站出来反对,故意为之。
皇帝不想让他管,如果孔晟还不识趣,还要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肯定会引起皇帝的强烈反弹。
此其一。
皇帝同时也会想,孔晟才出京不久,他是如何及时得到消息的——一个远离京城出使回纥的大臣,竟然还对长安城的动向了若指掌,这会让皇帝对孔晟产生极大的猜忌。
此其二。
所以,孔晟综合考虑,权衡利弊,觉得还是保持沉默为好。至于李豫的问题,他本来就是本来的后世皇帝,如果天命注定他还是会继承皇位,那就如此吧,反正对于孔晟来说,那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还有时间再从容计较。
至于李豫带兵进驻范
的风险,孔晟还是不能说。说了没人会信,还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和
朝文武大臣的猜疑,如果再被人扣上一顶与叛贼有染的帽子,那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m.Bw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