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唐 下章
第三百七十九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9
  第三百七十九章谁是最后的赢家(9)

 第二天的朝会因皇帝身体不适停了。,

 皇帝没有提前打招呼,只是群臣赶到麟德殿侯旨时,一个小太监出来宣布皇帝的口谕,说是昨夜偶感风寒朝会临时取消,请朝文武大臣各回府邸。

 群臣无奈,只得山呼万岁恭祝皇帝龙体早康复云云。

 但上午皇帝李亨突然下诏,宣称准备改年号为“乾元”,待过了上元节便改称乾元元年,此事三省六部主官择朝议裁定。

 皇帝更改年号属于正常,不过,改年号之事一般是由群臣提起商议,讨论出一个适当的年号来,然后上表皇帝批准,皇帝冷不丁自导自演了改年号的戏份,直接宣布要更改年号,让朝臣吃了一惊。

 但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头,宣布更改年号的诏书发布了不到半个时辰,从大明宫中又传出了皇帝的第二道诏书,改封楚王李俶为成王。

 册封诏书很长,历数了楚王李俶自出世以来的文成武功和自靖难以来的各项功绩,总而言之,赞誉李俶文能定国武能安邦,是是大唐皇子中和宗室亲王中的佼佼者。

 改封成王,这意味着册封皇太子的前兆。

 皇帝竟然…这是妥协和放弃了?朝文武议论纷纷,不少人纷纷赶往楚王府向李俶表示祝贺。

 李俶其实也有几分狐疑。皇帝这几一直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却在骤然之间转了方向,以改封成王的路径来向自己示弱?

 但李俶还是安之若素。

 他不以为皇帝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即便皇帝要玩花样,他也不怕。接受了改封成王的诏书之后,李俶秘密又将南衙十二卫和北门四军的主将召到府中来,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各种准备。

 早在李俶当皇孙时,就与军诸将往来密切。而时过境迁之后,如今军中的中高层将领,大多都是他自灵武起兵以来亲手举荐提拔,自然惟他之命是从。

 李俶的心机深沉之处就在于,他将亲楚王的嫡系军队在光复长安之前利用职权将之悄然转化为驻守长安的军,而皇帝其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等皇帝醒悟过来已经晚了,皇帝的脖子已经被楚王牢牢扼住。

 杆子里出政权,这不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是古今中外经过了无数事实验证的真理。掌握了兵权,就控制住了长安,而这就相当于将整个李唐中-央朝廷掌控在手掌心。

 第三,是大朝会。这是在改元乾元之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了。朝文武,宗室亲王,各种爵位的文武散官,统统进殿参加朝仪。

 声势浩大的官僚队伍缓缓排队进入含元殿,久经训练的官员们没有任何混乱,很快就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次序站在了属于自己的班位上,纹丝不,鸦雀无声,静候着皇帝的出现。

 古代官场的秩序感,其实远远比现代更让人惊叹。等级森严,一步一个脚印,多一步都不能跨越,这是规矩。

 因为是大朝会,皇帝也盛装出席,冠带冕旒威仪万千。两排宫女举着精美的华盖,两排服饰统一的青衣小太监面色肃穆,手执代表皇帝权威的各种仪仗道具。李辅国身着内侍省监的三品紫袍,扬着拂尘,扯着尖细的嗓子震着全场:“陛下驾到,诸臣拜!”

 文武大臣在成王李俶的带领下,拜伏了下去,按照礼仪高呼三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亨面色肃然,缓缓坐在龙椅上,环视众臣,摆了摆手,凝声道:“诸位爱卿免礼。”

 众臣起身。

 皇帝沉默了片刻。

 片刻后,他深沉的目光投向了李泌。李泌深了一口气,从班位中走出,先向皇帝深躬一礼,然后背转身来。李辅国小心翼翼地双手高举着一道诏书,走下丹墀,递给了李泌。

 朝文武大臣目光紧紧盯住李泌手里的圣旨,不知道皇帝又要搞什么鬼。此刻,李俶心内微微有些紧张。

 “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在公,夜不能寐,因叛逆未平,朝廷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空置…郭子仪忠勇兼备,靖难天下,虽有兵败相州之过,却瑕不掩瑜,今册封为尚书右仆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下兵马行军副总管。”

 李泌缓缓诵读圣旨。

 众臣听完,殿皆惊。郭子仪竟然被皇帝册封为三省之一的尚书省的高官之一,大唐宰相还兼任了兵部尚书,可谓是实权在握、圣眷正隆。

 李俶眉头一皱,却暗暗咬了咬牙,继续沉默着。

 众臣议论纷纷,却始终没有人跳出来反对。其实反对也没有用,皇帝直接宣布诏命,任何人都知道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任何人的反对都将触发皇帝强烈的反弹打。再加上郭子仪在朝中威望很高,所以哪怕是李俶,一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反对。

 “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这是史书对于郭子仪的至高评价。由此可见,郭子仪其人深孚众望,不仅战功显赫,而且还很会做人。实事求是地讲,做官做到郭子仪这种程度,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绝非常人所及。

 李泌扫了众人一眼,清了清嗓子继续宣布了下去:“册封李泌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鸿渐为门下侍中、晋爵为临国公,食邑三百户…”

 众臣又是一惊,郭子仪、李泌和杜鸿渐竟然先后被封宰相,这在朝廷来说,可以说是巨大的朝政变动和权力的重新洗牌了。

 杜鸿渐喜出望外,又感激涕零地出班跪拜在地,再三谢恩不止。他从灵武劝进以来,但直到现在才获得了应有的肯定和封赏,封国公他不是太看重,但获得门下省主要领导的位置、一跃成为李唐朝廷中权力最大的文官之一,却注定会成为杜鸿渐人生的最巅峰。

 正在任的礼部尚书李揆傻了眼,脸红脖子。他这个尚书还在位,怎么皇帝突然又册封李泌为礼部尚书还加了宰相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疯了不成?

 李俶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他抬头望着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的皇帝李亨,嘴角轻轻一。眼前的皇帝让他感觉非常陌生,在他的印象中,他的这位父皇还从未有过如此惊人之举。不说别的吧,就说擢升选任官员,尤其是要害岗位,他都会在朝会上提出来让核心重臣讨论定夺,但今儿个却自己就做了主。

 如果说册封郭子仪为尚书右仆兼兵部尚书还情有可原,毕竟郭子仪的威望功绩摆在这里,可谋士李泌却是一步登天,直接踏上了相位。还有杜鸿渐,杜鸿渐从三品官直接擢升到一品宰相,掌握门下省大权,简直让人倍感不可思议。

 赵王李系也是非常惊讶,不过,他眸光闪烁,隐隐猜出了几分皇帝的真实用意。顿时,他的神色就变得微微有些振奋。

 郭子仪、李泌、杜鸿渐,严格说起来都不是成王李俶的人,皇帝擢升这些人,将之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其中暗示着什么不言而喻了。

 李系都能想到这一点,何况是李俶了。

 李俶抻着脸站在那里,紧握双拳,脸色渐渐变得铁青起来。

 他的那些心腹铁杆都有些抱不平气不过,跃跃试。但毕竟是在金殿之上,没有李俶的许可,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泌一连宣布了十多名三品以上高官的册封诏书,有的任,有的免,有的平级调动,有的官升一级。皇帝一口气调整了这么多的高级领导干部,却没有跟群臣通气,自作主张乾纲独断,不仅有违李唐朝廷的规制,还一反李亨往日的执政风格啊。

 三省要员中除中书省之外,掌权宰相,都换成了皇帝的人。皇帝想要干什么,还需要用语言来解释吗?

 就在众人以为册封进入尾声的时候,李辅国又脸色复杂地赐下了第二道诏命,这个时候,李俶的脸色已经面沉似水,心神之愤怒到了即将爆发的边缘。

 李泌再次清了清嗓子,大殿之中静寂无声,无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李俶下意识地往前一步,目光如刀地凝视着正在缓缓展开圣旨的李泌,新任的宰相权贵。

 所有追随李俶的文武大臣屏住了呼吸。只要李俶率先发难,他们就会或摇旗呐喊或冲锋陷阵,总而言之,不可能让皇帝轻而易举地单凭几道异想天开的诏书就改变了原定的朝局,让长安城变了天。

 不能怨这些人大逆不道,而实在是这些人的政治利益与家族利益以及长远利益,都与李俶的利益息息相关,若是李俶失势,他们也不会再有好日子过。

 为了自己效忠的成王殿下,为了自己的根本核心利益,他们做好了思想准备,不惜与皇帝一战。

 可莫要小看了这群文臣武将。他们要是联起手来,闹将起来,把持住最后的底线不动摇,哪怕是皇帝都要为之让步。

 作为皇帝,哪怕是李世民这种千古一帝,都害怕臣下捆绑起来共同进退。这是很多皇帝登基之后,对群臣怀有深深忌惮之心、不惜建立特务机构对群臣形成监察分化的重要原因。(未完待续。)  m.bWOxS.cOm
上章 权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