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内部出血
“I will sell my soul for something pure and true。Someone like you。”
冬天时,宝莹总是给遇断打电话让她去谢北家找他们玩,她说好久不见,我家老爷子还
想你的。
于是遇断就去。以前去过许多次谢北家,隔了几年后再去,连门都快找不着了。在谢北家宝莹翻出一堆照片,是许多女孩子送给谢北的照片。宝莹和遇断一起看,谢北有时候也看上一眼,很快遇断看到了自己的那一张,照片背后写着的时间是3年前,她穿着一件橙
T恤,眉挑得很高。
有时候宝莹也把遇断单独约出来,两个人能逛足足一个下午的超市。没有宝莹的介绍,遇断还真不知道超市里有那么多种好玩的东西,宝莹总能找出那最便宜的一种。
宝莹为了爱情来S城找谢北,住在谢北家里,钱总是一个大问题。有一次,宝莹在遇断家里给青城的母亲打电话,打着打着眼泪就
下来,
花了她的眼妆,看着怪可怜的。
她总是涂着黑色的眼线,从不抹口红,看起来整张脸青白一片。有时候看起来像个委屈的孩子,有时候则
出某种成
女人才有的精明世故。但宝莹很会穿衣服,她画过画,对色彩有感觉。
像所有打电话找人的时候一样,电话永远是没人接,那“嘟嘟”的声音刺痛着我的心;像所有寂寞时一样,我永远想不起该找谁,也没有人来找我。我像是呆在世界最微小的一隅,听着古老怀旧的歌曲。而我还穿着紧身的黑裙子,很隆重,一个人坐在书桌前。
二分钟就打一次电话,电话无人接。像被所有的人抛弃了,你们都去过你们的好日子去吧,不用管我!我既然得到了许多,就应该有承受寂寞的义务。
我的头发涨,眼泪不断地涌出来。我知道此时就是躺在
上,我也睡不着。我的心永远都是悬着的,一件事没有解决,我就无法继续下一件。
我爱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我爱得流泪不止,胆小懦弱,我爱得丧心病狂,忘了常识和真理。啊,我爱得往往太在意自己,处在爱情中,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的真面目:我是那么悲哀,那么无能为力。上天在上,看着我痴狂,我不承认我是为了爱情,我的爱比爱情更博大更沉没更复杂,而我的爱往往让我痛苦。我强烈地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不能改变自己,我永远都要受苦。
而很多事情我都忘了,或者以为忘了,痛苦会损伤人的记忆力。
天空发出一种明信片上的、不真实的蓝白色,特别不真实、特别荒诞。
我开始觉得这个故事非常荒诞。非常可怕。我不知道我最终走到哪里去。或许我第一步走错,以后就步步错了。现在想想,我很多痛苦都源自于同一个人,他改写了我。
今天是平安夜,我就坐在电脑前。
“遇断!…”我听到有人在叫我。我得走了。
2年前的六月。
六月就有了蝉鸣。窗外的天已经白了。
她泡上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等她的男人回来。她的头有些疼了,从午夜持续到现在已经几个小时了,但她现在还不想去睡。
她确信他会在几个小时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打开门,看到她的脸。她非常确信这一点。一切都没有漏
,严丝合
地合理。空气中是一片静谧。她看着周围的景
,越来越怀疑她的论点,在时空的
错之中,她越来越不敢肯定她和他是越走越远还是越走越近。有什么能证明事情的合理性呢?没有,什么也没有。她想得浑身的血
都燃烧沸腾转凉成冰了,还是没有想出靠什么来证明。
一切好像越来越讽刺。她坐在这个不属于她的地方,喝着免费的咖啡和矿泉水,
着早已为她准备好的烟,属于她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在衣柜里。
她的心里涌动着莫名其妙本不该想的想法。她想和那个男人结婚。
是啊,如果没有承诺,她注定会离开这个卧室。
她要说:“我爱您。…”
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精神不正常。
有什么能证明呢?她用她在疼的头脑思考出:什么也没有。
很长时间以后,她试图再去想清楚当时为什么那么想和他结婚,却一直得不出结论。而许多往事,就像没发生过,不着痕迹,怎么也想不明白。只能想出大概的事情,却根本想不起细节,她努力地去想…每当这时候,她都觉得头开始疼起来。
那时,她发现她写不出一个字,连写的诗都像呓语。那种强烈的爱和信仰的破灭感,几乎把她完全毁掉。
在2年前的夏天的S城下的第一场雨里,遇断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消耗自己身上的
情和创造力。
那年冬天时,有人在给她拍一个纪录片。采访对象都是新锐作家或是叛逆青年,遇断当时还没什么名气,但已经有一部小说快要出版了。有人向导演推荐了遇断,于是遇断也参与了那个片子。有天晚上,导演约遇断出来看话剧,话剧没开场前,他们在剧场门口等人,导演说一会有个朋友来。遇断正在看人艺小剧场橱窗里的海报,等她看完了想转头找导演,发现前面有一个人拿着照相机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她。
他的嘴边
出一抹微笑,遇断还听见那个人喃喃自语:“这小孩儿真好玩。”
遇断一边心想“你也够好玩的”一边作高傲状走过去。
导演说,这就是他叫来的朋友。
一个微笑,让她记了好几年。
从此再也不为相遇而感到后悔。从18岁到21岁,都为了那个微笑而支撑,而生存。他为她拍下许多照片,遇断有了比从前十几年所有照片都要多的照片。狂喜时,淡漠时,无动于衷时,所有的时候…冬天飘雪的时候,夏季阳光灿烂的时候,春天当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秋天时,银杏树叶黄了,在风中瑟瑟发抖。神仙伴侣似的生活,为了那个微笑,她以为可以不再写诗,忘记文字。
星星在天上眨眼,院里子耸立着高大的松柏。
直到后来的后来,才明白这些。她哭着说,我知道应该忘掉,我知道,可是我忘不了,忘不了…
不知一切从何说起,也许永远无法再说。痛苦会损伤人的记忆力,能记起的只是片断。在大雨滂沱中独自把所有东西搬回家,在午夜骑着自行车狂奔在三环上,还有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穿着鲜
的连衣裙,和他手拉手一起去游泳。
在搬回家住以后,她回到了附近母校的校园。那是她上小学和初中的学校。这个学校建好游泳馆她独自一人第一次去游泳,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心里很复杂。尤其是下午在操场边上,看着学生们跑步,遇断坐在离操场只有二米的距离,居然不敢上前。是真的不敢。她想起她也曾经有过这么单纯的时候,那么是谁让她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也有过这么年轻的脸,这么纯真的笑颜,我也曾相信一切的美好,是谁,到底是谁,让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一天拍摄时,遇断去了她的高中,还正好碰到了遇断的班主任和班里一个补课的同学。她冲她们淡淡地打了招呼,目送她们走进教学楼。她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摄影机就在不远处跟着拍。
拍这个片子还让她认识了其他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写武侠小说的小孩。据说他从初中就退学写小说,借了钱来S 城边写小说边等出版,现在穷得连饭都吃不上。那孩子在郊区找了一份临时工,人家说他懒,不干活。工作也快保不住了。
遇断对他没留下什么鲜明印象,只记得那孩子在摄像机面前特别能说,还让遇断看他写的武侠书,遇断断翻了几页就大概明白那孩子什么水平了。
他打工的地方是一所民办小学,专门给附近打工的子女办的学校,学校特穷,也很难维持。不过在这儿教书的老师有许多是北大的穷学生。遇断就在这里认识了另一个叫蒋志的在此教书的北大研究生。他很瘦,老老实实的,很有种落魄文人的气质。蒋志邀请遇断到楼下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小坐片刻,蒋志还给遇断讲了讲古文,两人互留了电话。
走的时候导演一直唏嘘感慨那个写武侠小说的小孩儿:“这孩子啊!真是的,也不好好工作挣钱,他写的那东西能出吗?!”
作为一个拍摄者,导演还做了他工作之外的贡献,他过那孩子一点钱。后来那小孩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遇断的电话,还给遇断打过电话要借钱。
“我靠!居然向我借钱,我还没钱呢?我凭什么借给他?我只见过他一次,我跟他又不是朋友!”遇断跟导演讲道。
“以后这种人你就别理他,”导演听了也急了“前几天他也给我打过几次电话,当时正忙我就没搭理他,问他有什么事儿,他吭吭唧唧半天没说话,估计已经不好意思跟我开口了。”
“是,他这不是已经开始管我借了吗?”
可惜后来这个年轻的导演因为一些原因和摄制组闹翻,连同他同期拍过的别人的带子都丢在了那个摄制组里,要不回来了。没了影像资料,就算遇断想怀旧,也只能拼命从脑海中搜索当时的印象。
只记得那时候太阳金黄金黄,还是冬末
初,风很大。
在等待出书的那段难熬的日子里的一个晚上,遇断曾和蒋志在北外的校园里见面聊天,他们聊了一些比较带玄机的东西,比如命运。
那是一个夏夜,他们坐在北外校园的长椅上,教学楼和宿舍亮着灯光,面前是一棵正在开花的树,风吹过,落花就飘舞。
遇断说她昨天差点没自杀。她手执一片刀片,轻轻地划自己的胳膊。淡红色的血
出来,她静静注视血
了出来,好像看着的是别人的身体。蒋志坐立不安,遇断让蒋志也在她身上划一刀,蒋志死活不同意。他帮遇断测字,遇断问自己的小说《77》何时出版。结论是难以出版。虽然《77》在测字后的两个月内出版,但结局真的如蒋志所推算的那样,十分不祥。
至于蒋志,遇断出书后半年多在北大附近一个书店的咖啡馆里见过他一次,蒋志精神
,他也不再那么落魄了。
以后就再也没见着他。
摄影师后来成了遇断的男朋友。遇断迅速搬到了他家,从此拉开了他们互相折磨、互相纠
的序幕。
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说起来朋友们现在还会唏嘘感慨,那两个人的爱情实在是太不寻常,遇断的朋友现在还记得遇断曾经蹲在五道口的路边哭泣的情景。可他们最后总能言归于好。
像生活在旋涡中,感情成了她最头痛的问题。两个根本不一样的人,可是她爱他。他也爱她。互相折磨,又互相取暖。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就算想到几十年前他苍老死去的样子,还是因为爱的酸楚而
下眼泪。
而就算是这样的爱情,早晚有一天也会褪
。就像伤害也许会出现在不经意中,当明白伤害已产生时,已经晚了。
遇断的小说出版后,立刻就火了。她的书甚至还通过出版商签到了国外的出版社。她一下子知道了商业和传媒的厉害,由于现实和真实的理想相距太大,有一段时间她甚至想自杀。那时她也写不出诗来,觉得自己完全废掉了。她很怀念年少未成名时,和朋友骑自行车去郊外,没有利益,没有尔虞我诈,只有单纯的心情。在 S城如坟墓般的冬天,只要和一个朋友经常见见面,去大学校园或郊外走一走,心情就会舒畅得多。
可是自从她成名以后,已经没有这样的朋友了。她发现再也找不到简单直接的朋友。
他们对她说“如果你不是遇断该多好…”他们喜欢她,想和她一起玩,如果她的名字不叫“遇断”她的成名给周围曾经和她一样贫穷一起奋斗的朋友造成了压力,她也不想这样,可她不得不存在啊!如果她不是遇断,那么她是谁呢?遇断就是她,她就是遇断。
“我不得不存在啊!不然我就是空白,就是虚无。不然你们怎么能认识我呢?是的,我的名字是遇断,可是我还是我啊!”我永远都是那个在夜里寻找樱桃味
糖的小女孩。我永远都是那个在夜里打不着车走出一公里路的小女孩。我永远都是那个情绪容易激动然后
下眼泪的小女孩。我永远都是那个看电影就会爱上电影里的人物的女孩!我就在这儿啊,我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在大声呼喊让你们听见我看到啊!这么长时间了,我一路走一路哭,姿态笨拙,可是从来没有人听到我的呼救。
心理分析员对她说:“青少年成名后很容易自我封闭。他想超越原来的东西,所以可能被原来的圈子所不容,但是又不想进入成人的文化圈,很容易被边缘化,最后就只能走在自己的一条路上,也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
她不知道这种状态可以坚持多久。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一个月。
在潜意识里,她感觉不会有人理解她。没有人能够完全分析得了她。所以她没有任何可以求救的人。
年轻人!火车早已远远地将你抛下
你将一个人面对孤独的原野
有一天,遇断和她的出版商在电话里吵了起来,她听不懂那个M国女人说的英语,虽然翻译就在旁边,刚开始他还一句一句地翻译,到后来Noco情绪激动,说得很快,他们只能目瞪口呆地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她听到她说她是个生意女人之类。后来她也没有听到她说什么,遇断看到她的律师惊讶得合不上嘴,他面色有些发红,他很年轻,可能一时不知道该做如何反应。翻译,也是 Noco的朋友也在发愣,他可能没想到Noco发起火来。遇断的男友在拿着DV拍摄这一切,他的面色也愈发沉重。而她,脑子转得非常快,她不知道是要发火还是应该请求Noco平静下来。有那么几秒钟她真想不管不顾地冲她说:“去你妈的吧!”当然得用英语说,这样她才听得懂,她要说:“Fuck You!”但她没说,可能她想到她们也许有复合的可能,而她大部分的版税还得由他们来支付给她。另外她还没有
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让Noco这样恼火,她只不是对她说要签《Never Mind》就必须先把《77》的版税付给她。
而Noco像是一下子就生气了,这都是她的律师教给她的,没想到这都成了捅篓子的缘由。
Noco生气地把电话挂了。他们四个人谁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开始对话。张先生留下来喝了些茶。他们把要对Noco说的话向他转达了一下,遇断对他说,如果Noco要出《Never Mind》,她就必须针对今天的事情向她道歉。
从那天起她和Noco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她们再也没有通过邮件。像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她们也没有再谈到书的出版。每当《77》的版税到来,就由张先生或其秘书发邮件通知她。她知道她丧失了当百万富翁的机会(也许),在现在这个年代,所有的事都可能在几十分钟内改变,她也不例外。她很快就尝到了挫败的感觉。
她的第二本书《Never Mind》的出版商在书出后大概一个月左右通知遇断,这本书被
了。出版此书的出版社在写检查,负责《Never Mind》的编辑正闹自杀。遇断焦头烂额,还在想着《77》的海外版税及和Noco的关系,每天晚上都会作噩梦,在成人的复杂社会中越陷越深,随时都有沉没淹死的危险。这一切都没有人教过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曾经她以为年轻
情就是一切,就能打败一切,事实告诉她她错了。老谋深算和金钱主义已经打败了一切。它们甚至把作家变成了
水线上的机器,它们不旦操纵商业,也在控制作家的头脑和生活。
她同样是少年作家的朋友说: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又能做些什么。我们什么都不会做,除了写字。我们都是只会欢笑和哭泣的孩子。孩子需要安全感,孩子神经质又善良。围上你的大围巾吧,它会让你暖和点。
她说你老了,你已经老了。她不止一遍地说:你照照镜子,你都有黑眼圈了。你显得那么憔悴而神秘,好像是从一个未知的地方钻出来,没人知道你从哪儿来。
遇断搂着她的小熊“芝麻”那种堵在
口难言的隐隐作痛,那种不得呼吸不得呼救的疼痛令她想家,疼痛令她看透世事,疼痛令她厌倦了一切。
芝麻,请你告诉我,生活是不是这个样子,是不是我现在过的这个样子?
北朝鲜的军服令人心动,那从朝鲜国的面孔中说出流利的英文是那么好听。那个老军官看到已经变了容貌的儿子时说:“我的儿子很久以前就死了。”就信念来说,她也在很久以前就死了。她甚至看恐怖片都会看得热泪盈眶。她理解片中主人公那阴暗绝望的念头。
她都要疯了。她的心都要空了。
可恨她还没死去,可恨片子结束后她还呆愣在沙发上。
她羡慕她那些还在写诗的朋友们在努力追求自由,她看了许多诗,但她开始无法写诗了。这是荒诞或是宿命。该死的玩艺儿,这一切你说不清。在那些笑话中,你笑着献出了一切。毁于水火。抛弃分行和节奏,还要抛弃感觉。
不知道最终会走向何处。
她发现她还是那么爱听朋克,这个发现令她心碎――朋克摇滚充斥了她的整个少年时代。
她的情绪之水翻来覆去。天总是很明亮。
她恨自己,不聪明,不果断,实在是无药可救。一部电影甚至看得她想哭。一种类似于屈辱的感觉,深深涌上她的心头。她在看这部电影的几十分钟内强烈地感觉到所有男人都是混蛋,都是傻
,没有一个好东西。另外想起波夫瓦的《第二
》里面说女人永远都不如男人。没错,女人在体力和冷酷方面大大不敌男人,而男人是一切
恶的代表。
她不想看了,也许可以算作是“愤然退场”吧?
如果这部戏发展到最后变成一部“爱情”片,那她真要大骂导演不是人。
看到那个男的还气势汹汹,她感到难受;看到那个女的还活着,她感到难受。
她恨成年人,她更恨成年男人。她恨商人。她不想死也不想这样活着。
我要变得更有力量,我不要再哭泣。我恨这一切。我讨厌这种感觉,这是我所不能看到了,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着,悲哀却真实,或许也不是什么悲哀的事,认清处境会有利于下一步动作,这是个什么社会、什么世界?童话都死了,没有人再相信美好的童话和奇迹,我也不就是一个傻
吗,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不就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目光短浅的人吗?通常我不想承认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成年人是什么样你还不了解吗?同化他!不可能。我想起许多不该想的,我曾经做错了的,我错过了还天真可爱的、未卜世事的男孩,在他们还纯洁时,难道不是我,连同这个世界一起把他们推向火坑?迅速成为成年人?成为同一种颜色?就是这个,我觉得自己不可原谅。女人凄厉的声音还在呼喊,我要堵上我的耳朵去睡了。天哪我真的厌恶这一切,都去死吧!他们为什么还不去死呢?
她感到抑郁、难受、愤怒、痛苦、绝望、孤独。他们都经历过最痛苦的时候,半夜睡不着,可又没烟,除了去捡烟头,或者再躺到
上。或许还有一个选择,在
头,再次打开她的诗歌。
这是她为自己安上的枷锁,挣脱不得。“我生活在晕眩中。上帝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和整个世界相抗衡?”她问芝麻。芝麻没有回答。
也许会是这样的回答:“成
后的人们会发现,人不光是为自己而活。人永远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为了那些爱你和需要你的人们。无法再任
,只要你还知道有责任二字的存在。”
“哦!去你妈的!不要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我知道也许懂得比你还多,你站在这儿干什么是在笑话我吗你根本就不懂我就不了解我。我不想妥协也不想死。我连一个真正可以聊这些话的朋友都没有。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幸福极了。因为我出名啦。”
她开始哭,她真的已经开始哭了。
m.bW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