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安事变之斡旋
  唐秋离不在说什么,一个人,不能包揽所有的事情,给别人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主干已经确立,细节问题,就让这中常委们发挥作用吧。

 这些中常委委员们,都非常积极的抢着发言,也许是为了弥补刚才的过错,在宋美龄面前极力表现,力图挽回刚才的不利影响,绞尽脑汁,纷纷献计献策,只有何应钦木无表情的一言不发,宋美龄大度的仔细倾听,表现出了民国第一夫人应有的气度。

 梅婷以接英雄般的姿态,顾不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紧紧的拥抱着唐秋离,刚才,唐秋离在台上的风姿,让梅婷目眩神,此时的他,就如神一般在梅婷心里存在。

 倒是唐秋离还顾忌着场合,在梅婷耳边轻声说道:“傻丫头,这么多人看着咱们那,”的确,他感觉到了后背有两道很有力度的目光。

 他回过头去,微笑着的宋美龄,坦然的向他,目光里是欣赏和颇有意味的温厚,唐秋离没来由的脸sè一红,民国第一夫人的杀伤力,果然厉害。

 梅婷恋恋不舍的离开他强劲的怀抱,仰起如花般的脸庞,仔细的看着自己的爱郎,好像要从他身上,找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看得唐秋离心里发

 中常委会议最后决定,放弃武力讨伐的议案,派特使和张杨接触,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由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唐秋离及其他二十七位中常委,组成西安事变决策委员会,中常委授权,全权行使解救蒋委员长的职责,并负责具体事宜,一切以保证蒋委员长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位。

 何应钦被排斥在决策委员会之外,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叫阵的资本,中常委会议一败涂地,狼子野心也被曝光,军政部长指挥不动西北剿总的部队,手头又没有可用之兵,真的是孤家寡人,情形凄惨。

 随后召开的西安事变决策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唐秋离以年轻,德威不够,经验不足为理由,请求不参与具体的实施过程,众人哪里肯放过他,最后,赋予唐秋离全权指挥所有**部队,主抓军事。

 这一下,唐秋离又升官了,他现在的职务,相当于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理论上可以调动所有的部队,实际上,最要紧的是掌握西北剿总的部队。

 中常委会议形成决策之后,西安事变决策委员会加紧行动,决定派出第一位特使,飞赴西安,和张杨进行面对面的实际接触,看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和条件,再做定夺。

 澳大利亚籍人端纳,被选作特使的最佳人选,这位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记者,一生的事业,都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běijing北洋zhèngfu的客卿,曾受张作霖之邀,做张作霖父子的谋士,参与谋划国际事务。

 与当时的少帅张学良私甚密,张学良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得益于端纳的不倦教诲,后来,张少帅东北易帜,端纳进入南京国民zhèngfu,参与zhongyāng机枢,作为蒋委员长的政治顾问,也是蒋委员长的好友,私甚厚。

 有此人作为特使,最合适不过,电告张学良之后,张学良也表示非常端纳来到西安,共同商讨西安事变妥善解决的办法。

 旋即,端纳以南京国民zhèngfu政治顾问的身份,飞抵西安,受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隆重,端纳带来了南京国府征询张杨条件的提案,并告知张杨,中常委已经成立一个专门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委员会,并提供了委员会人员名单。

 得知秋离老弟位列其中,并负责军事大权,张学良和杨虎城彻底放下心来,再也不用担心和zhongyāng军开战了,有秋离老弟居中节制,怎么也打不起来。

 为了能有今天的结果,南京和西安方面,能够坐下来谈,秋离老弟一定费劲了心思,从端纳只言片语中,可以想象得出,当然中常委会议上的险恶局势,张杨二位心里十分感激,玉石俱焚的局面,谁也不想看到,尽管两人已经做好了开打的准备,并为能有这样一位挚友而暗自庆幸。

 端纳提出要面见蒋委员长,张杨爽快的答应了,并由张学良亲自陪同前往。

 端纳见到蒋委员长之后,奉上一封蒋夫人亲笔书信,信中有一句话:“眼下南京是戏中有戏,不乏借刀杀人者,”蒋委员长看完夫人的信后,默然不语,静坐良久。

 以他的jing明,不难猜得出是那个在上蹿下跳,幸灾乐祸,急不可耐,那个希望他死于张杨之手,而夫人信中所提,唐秋离力挽狂澜,救局势于将倾,始得有今ri谈判之局面,蒋委员长极为动容。

 当初他竭力提拔唐秋离,委以高官重任,目的是为了笼络住唐秋离的心,看中的是他背后的实力,怕他被**争取过去,现在看来,无心柳柳成荫。

 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想到,是唐秋离直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蒋委员长颇为感慨,造化人,一个弱冠少年,竟然成为国擎天之柱,此后,唐秋离在蒋委员长心里,视为终生可重用之人,唐秋离所提之要求,无一不准,且加倍予之,恩宠有加到了溺爱的程度。

 谈判的大门即以开启,一切都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自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密切关注西安事变的**领导人,更是做了最积极的准备,把陕北的红军主力,开到西安附近,准备会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一同抗击三十万zhongyāng军。

 而在西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张学良和杨虎城,即致电**zhongyāng,请**派出代表团,赶赴西安,共同研究西安事变善后处理办法,商讨抗ri救亡大计。

 善于用势和谋势的**领导人,立即敏锐的看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使**由非法转为合法,由地下转到地上的最佳契机,可以公开的提出“停止内战,口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

 由此而打出一切为了抗战,组成统一战线这面大旗,公开造势,争取民意,赢得人心,**和陕北红军,可以以正当的理由,走向前台,走进国民的视野。

 以**的政治成度和政治战斗力,落下一粒种子,就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落下一片种子,就可以覆盖整座山川,历史的机遇,为被视为匪的**和**红军,有机会走到政治舞台,并且担任主角。

 随着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ri,中国大西北的古老城市西安,临潼骊山脚下华清池畔,张杨的一声响,机遇的大门,为**轰然开,从此再也无法关闭,并最终得到了江山。

 对于派代表团去西安,与张杨共商大计,组成联合阵线,**内部并无异议,但是,对于如何处置被拘押的蒋委员长,**内部,却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停的意见。

 一种意见,蒋系中华民国的实际领导人,国民内部派系林立,一旦失去了蒋这个重量级人物,各个派系,必然会为争夺国民zhèngfu最高领导权而骤起纷争。

 内战一起,国家变得四分五裂,受损的只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只能是便宜了ri本人,别的不说,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山西的阎锡山,远在四川的刘湘,都有这个实力,连目前和我们相安无事,和平相处的平津的唐秋离,都有这种争夺最高领导权的可能。

 若是远在南京的唐秋离,知道**内部高级干部之中,有这样看他的人,定会是嘴酸涩,苦笑不已。

 另一种意见是,把蒋交给人民公审,判处其死刑,十年内战,他老蒋杀了多少**员,杀了多少红军战士和他们的亲属,蒋某人的双手,沾了**人的鲜血,在座的哪一位,不是和他有着血海深仇。

 现在,机会来了,蒋介石落在和我们有着良好关系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手里,何况,蒋介石一死,国民的势力,就会分崩离析,更有利于红军摆目前的局面。

 而**和周恩来,却站在更高的角度和视野来考虑问题,目前,我们的主要敌人,已经不说蒋介石和他手下的军队,而是充亡我中华之野心的ri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一死,国民四分五裂,**和**红军,势必难以独力抵抗ri本侵略军,中国只能陷入灭亡的地步,到时候,ri本侵略者全力对付**和的军队,红军只有最终覆亡的命运。

 由衷的敬佩**第一代领导人,他们能放下个人和派恩怨,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怀和智慧,的确当时任何一个政所无法匹敌的。

 **领导人**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女士,就是被蒋委员长的手下杀害的,用伟人后来的话说:“岂敢以个人恩怨,而损害国家与民族大义!”

 十二月十七ri,苏联**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通过共产国际东方部指示**,考虑到蒋介石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抗ri力量的重要领导人,希望**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权衡利弊,放蒋回南京,**复电,决定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

 **内部关于放蒋和杀蒋的争论,戛然而止,形成统一意见,组成**代表团赴西安,有条件放蒋。

 遂以时任**zhongyāng副主席、**红军总参谋长的周恩来,率领叶剑英、秦邦宪三人组成**代表团,赴西安协助张杨处理西安事变的善后事宜。

 有了在政治上非常成的**参加,且以各种能力均超绝的周恩来担纲此重任,西安事变,随即走上了快速解决的道路,并最终达成各方都较为满意的协议。  m.BWoXS.cOM
上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