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越南1954 下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两难问题
  一年一个样,不是说大话。

 从去年8月到现在,工投公司在岛上已投入900多万美元和4亿6千多万皮阿斯特,包括外国工程师和工人在内的十几万人全在搞基础设施建设,东码头吐能力有限,一船船运送来的水泥、黄沙和钢材等建材,大半靠吃水浅的小货船甚至渔船驳运上岸。

 十几万人每天要消耗大量粮油、鸭鱼和瓜果蔬菜,需要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几千人做岛上生意,连磅逊、河仙、迪石等较近的柬埔寨和越南农民都跟着沾光。

 环岛公路已完成大半,只是修得没后世大马路那么宽,标准没后世高速公路那么高,也没奢侈到浇筑水泥。

 人们不要再住帐篷,全搬进一个月前才建好的十几个生活区。清一三层建筑,一排连着一排,尽管外面没装修,但一眼望去仍蔚为壮观。

 每个生活区都有公共设施,小学、商店、诊所一应俱全。侬人生活区有伏波将军庙,天主教生活区有小教堂。

 在岛上做生意的广府人、州人和客家人不多,但他们有钱,竟然从工投公司基建规划部买下一块地,盖了一座关帝庙和一座孔庙。并以两座庙宇为中心发展起一个天市场,据说正在争取基建规划部同意把这一带开发成堤岸那样的商业街。

 黄独清指着路边几个正聊得眉飞舞的人笑道:“那几个就是堤岸商会的,岛上许多生意被他们垄断了,柬埔寨五帮会馆搞不过。昨天还跑到公司去抗议。”

 堤岸相当于印支三邦的“义乌”柬埔寨、老挝乃至泰国的许多商品都是从堤岸进的。他们肯定搞不过这帮既有资金又有渠道的堤岸华商。

 手心是,手背也是

 李为民不想去偏袒谁,毕竟有竞争是一件好事,想了想之后问:“建材没垄断吧?”

 “建材垄断不了,需求量太大,他们在河仙开的那些砖厂和砂石厂根本忙不过来,许多材料不得不从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甚至马来采购。不过供应商基本上都是华人,同等条件优先考虑自己人。”

 “有没有以次充好的?”

 “有。上个月有一船黄沙,用了一半工程师才发现是海沙,搞好的基础要挖了重搞,损失几十万还耽误工期,人现在关在保安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岛上有相当于警察的保安队,有监狱,就是没法庭和法官。

 再加上前段时间政局不稳,西贡成一团,谁也顾不上这事。李为民回头道:“平祥,等会儿给陈世国副董事长发电。请他以工投公司董事会名义向总理府申请组建一个巡回法庭,专门审理工业村内发生的民事和刑事案件。”

 外国人警察大队撤销前曾组建过一个特别法庭,并非没有先例。

 况且越南从来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国人设立的法庭只受理几个大城市案件,农村尤其边远地区根本没法律。

 组建巡回法庭一句话的事,说白了只是要个名义,通过法庭按照法律处理起人和事来显得名正言顺。

 桑平祥对此充信心,点头笑道:“好的。”

 富国岛工业大学工程比较庞大,设计的最高建筑为五层楼,现在只看见基础,看不到建筑,在周围转了一圈,李为民终于来到在岛上的新家。

 “少爷,这里太漂亮了,我托人给老爷和太太发过电报,他们说过段时间回来住几天。”

 久别重逢,过完节就先过来的刘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正如她所说,新家环境优美得无可挑剔,全木头建造的两层海景别墅群,别墅与别墅之间有花园,有草坪。别墅后面是一大片椰树林,前面是柔软的沙滩。风景如画,像置身在童话中,晚上可以听着海入睡,早晨可以听着海醒来。

 不远处有几个大风车,风力发电机为别墅提供电力。

 后世感觉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在美国早普及了。

 美国joe兄弟生产的,早在1927年他们就开始量产风力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远离中心电力站和配电线路的农村,据说已累计生产超过约30万台。

 这是一千多瓦的,听说已经有了1。25兆瓦的,但这一款经过时间和市场考验,并且价格不高,买起来不心疼,维护起来方便。

 李为民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然后拉着她双手上下打量问:“刘伯呢,怎么没看见人?”

 “听说你今天来,我让他去买鱼买虾了,估计船没靠岸。”

 不仅你们州人会做生意,我们侬人一样会做生意,黄独清忍不住笑道:“渔业公司的船要4点多才能回来,以后要吃海鲜跟我说一声,我是股东。”

 老丈人家紧急帮他们建造的拖网渔船,一次造了六艘,三个月完工下水。李为民听说过,回头笑了笑又问道:“刘妈,莉君表姐平时过来吗?”

 “才来时住这儿,后来感觉不方便就搬工地去了。她忙,不经常过来,我买东西的时候经常去看她。”

 这里位置比较偏,来回是不太方便。

 里里外外参观完,帮自己选了一个抬头就能看见大海的房间,工投公司富国岛工业村经理秦楠建、富国工业大学校长丁又松、保安队队长古建华和陈润威、阮明秀到了。

 刘妈急忙去张罗晚饭,阮明秀当起服务员给众人沏茶。

 西贡刚出那么大事,李为民先通报了下铲除平川派的经过,介绍了下政府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越华研究会”成员每次聚会都要讨论下时事,今天同样不例外。

 秦楠建入会最晚,在岛上的权力最大,第一个说道:“李先生判断没错,表面上形势一片大好,事实上暗涌动危机重重。如果吴廷琰再不改变执政方式,必然会招到各方反对。具体到我们工业村,普通工人不会受什么影响,但明年正式招生的工大,可能会受到波及,甚至会成为最不稳定的单位。”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丁又松凝重地说:“工业村是在吴廷琰支持下搞起来的,工大一样是吴廷琰支持下筹建的,如果视而不见,由进学生跟着闹,既会影响到工业村的稳定,又会让吴廷琰产生不好的看法;如果我们像国民政府撤台前一样对待学生,对待舆论,就等于上了吴廷琰的贼船,必须跟他一条路走到黑。”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李为民倍感无奈地苦笑道:“是我欠考虑,当时就不应该把工大设在工业村。”

 阮明秀坐到陈润威身边,不无担忧地说:“相比工大,华青会问题更严重。要么支持,要么反对,没中间路线可以走。”

 “吴廷瑈昨天跟我提过华青会,他打算废掉保大之后让华青会与越青会合并,组建共和青年团,接受人民劳动领导,表现优异的团员可以入,跟越盟那一套差不多,还想让我出任共和青年团主席。”

 “您答应了?”

 “合并的事只能支持,至于那个什么主席肯定不能答应。我跟钱先生、顾先生研究了一晚,最终决定重点发展富国岛、西宁、薄寮等华青会分会,在共和青年团名义下组织活动,西堤华青会不再参与感活动。”

 李为民顿了顿,继续说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包括我个人在内尽量少在政治上发声,埋头发展工业,时不时去做点公益,多脸,争取在五年内彻底扭转华人形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本地人知道越南华人也是越南人。”

 西贡人多事多,“越华文艺研究会”从来没想过重点发展堤岸。

 从现在开始在政治上低调,为将来切割做准备,确实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丁又松沉道:“关键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比如工大即将招收的学生。”

 黄独清提议道:“要不再建一个分校,工科在富国岛,文科在西贡。另外招生时多留点心,那些在中学期间就比较热衷于参与政治的学生尽可能不收。”

 李为民摇头笑道:“黄将军,越盟需要热血青年,我们一样需要热血青年,哪能把人才往他们那边推?”

 “那怎么办?”

 历史上南越之所以垮台,一是吴廷琰死了之后没一个强力人物,镇不住那帮少壮派军官,以至于一次又一次政变,政局不稳,光知道内讧;二是美国对越政策有很大问题,缩手缩脚,摇摆不定,最后变成了“始终弃”

 真正支持越盟的知识分子并不多,只是一打那么多年,人心思定,厌烦了。再加上北越不断作出相当于“一国两制”,不改变南越生活方式的承诺,最后才倒向北越。

 值得一提的是,北越并没有遵守承诺。那些曾经支持北越的反对派和中间派人士,统一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李为民有成竹地笑道:“学生不可怕,关键在于引导。我想好了,等工业村走上正轨,等工大建好开始招生,就去工大兼任教授,我就不信在宣传战线上搞不过越盟。”

 桑平祥言又止地问:“可是…可是您不是说在政治上尽量不发声吗?”

 “在涉及吴廷琰的问题上尽量少发声,在对待越盟这一问题上立场必须明确。我如此,华青会同样如此,涉及到生死存亡,不能含糊。”(未完待续。。)  m.bWoxS.cOM
上章 越南1954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