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 下章
一百六十五.为未来做准备
  建章宫,御书房内,刘宏放下了手里花了帝国的官僚以及学者一整个冬季制定出来的计划书,虽然他可以只浏览一下总纲就可以,但是他还是花了五天时间,将这份厚达七百多页的计划书给看完了。

 让一旁的张让端上一盆冷水净面以后,刘宏的精神才恢复了些,他花了太多精力在审阅那份计划书上,因为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范例可以借鉴,可是他不得不去进行变革,六千万的人口已经快接近帝国目前能够承受的人口压力,而且很快,六千万的数字就会变成七千万,八千万甚至更多,在那之前他必须做好准备,使帝国的生产力能够承受住人口的增长。

 在帝国的官僚和学者制定的计划书里,以中原为基础加强工商业发展的规划和刘宏心里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虽然山西的经济在恢复,可是和繁荣了百余年的中原地区相比,依然是大幅落后,尤其是中原地区人口稠密,建宁元年以后从中原地区迁徙的数百万民只是暂时延缓了人口问题而非实质的解决,不过却给中原地区形成了发展工商业最好的条件,那就是足够的多余劳动力。

 “陛下,幽州军报。”御书房外,赵云从外急奔而进,手里捧着封着火漆木盒,身上的盔甲不时有雪落下。

 接过木盒,刘宏亲自启出后,放在书桌之后,便看起了卢植送来的紧急军报,只是数眼之后,刘宏就皱起了眉头,年初在敦煌大破鲜卑的十万大军后,在从俘虏中挑选了一批人送去并州和幽州后,他就给给曹,卢植,皇甫嵩他们下达了可以凭自己判断对鲜卑人发动进攻的命令。意在消耗鲜卑人剩余的实力。

 不过局势却显然不像他所预料的那样,鲜卑人在损失十万大军后,就会陷入分崩离析,全面转入退守防御的境地,手下高柳军主力未损的檀石槐居然趁势并了族中静锐尽失的慕容等部,正式建立了鲜卑国。

 檀石槐的立国在刘宏意料之外。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鲜卑人和帝国地实力相差实在太大了,而且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继续看着军报,刘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入冬后,曹和皇甫嵩仗着全军有棉衣御寒,领着十二军团和十五军团兵出长城防线,分两路直扑鲜卑王庭,而檀石槐建鲜卑国的消息就是那时候从沿途遭遇的部落那里打听到的。

 当时曹和皇甫嵩都把这看做了檀石槐的狂妄之举。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仍旧按照出发前地计划,从东西两路进攻檀石槐。不过皇甫嵩带领的十五军团遭遇了东猎的檀石槐和高柳军主力,最后双方在鲜卑王庭以东百里的地方僵持不下,曹带领的十二军团则趁隙一举攻破了鲜卑王庭,接着放走了一部分人,试图吸引檀石槐回兵救援,给皇甫嵩以及十二军团造出进攻的机会,可是檀石槐却丝毫不管王庭十多万部众的死活,只是凭借自己的优势兵力拖住了皇甫嵩和十二军团,摆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

 对于檀石槐地决断。曹则做出了剧烈的回应,为了搅高柳军的军心,他开始大规模地屠杀起鲜卑王庭内地俘虏,同时每天释放一定的幸存者回去报信,短短的七天内,鲜卑王庭几成一片死域,面对冷血的曹,檀石槐带着五万矢志复仇的高柳军回身死战,硬生生地把曹的十二军团给打残。不过却也在衔尾追来的皇甫嵩和十五军团的进攻下,死伤惨重,最后檀石槐只得带着三万不到的残兵,和王庭剩下地五万老弱妇孺遁逃,而无力追击的曹和皇甫嵩也只有合兵退回长城。

 放下手里的军报,刘宏想起了被自己委以重任的曹,这一次冬季攻势,他和皇甫嵩定下的策略可谓凌厉至极,若不是檀石槐带着高柳军主力冬猎。正好发现了皇甫嵩和十五军团。恐怕会在两人的夹攻下,被袭杀于鲜卑王庭。之后他在攻破鲜卑王庭后。试图调动檀石槐和高柳军未果的情形下,悍然下令屠杀俘虏,得檀石槐只能回军血战,不惜十二军团的伤亡,和皇甫嵩一起把檀石槐给打残了,更是主宰了这场战争的进程。

 十二军团伤亡超过七成。完好地士兵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堪称帝**改制以来。最严重地损失。作为军团指挥官地曹不可避免地要负上责任。不过刘宏很难找到责难他地理由。这一仗直接让檀石槐失去了统合草原地资本。虽然他还有两万多地军队。可是他地实力再也不在草原上具有地优势。很快草原就会陷入混战地局面。这可以让他不必再为北方边境地事务投入太多地精力。

 将军报收好。刘宏打算暂时不做任何处置。等曹他们正式地公文报告送到枢密院地时候。再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他心里已经是倾向于把曹从并州调回雒。曹是他目前手上最快地一柄刀。尤其是曹在经历了和历史上不同地少年时代以后。在精神上更富于进攻。虽然说在鲜卑王庭地屠杀是出于必要。可是那样地决定不是普通地将领可以做出地。

 数千公里之外。并州。羽林第十二军团地大营。正在写着正式报告地曹一脸地苦涩。他完全没有胜利者地喜悦。他没有想到檀石槐和高柳军最后地反扑是如此疯狂。他原本以为可以用屠杀摧毁高柳军地士气。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那些鲜卑人舍命忘死地进攻让他损失惨重。想到阵亡地七千帝**士兵。他地神情也不由变得黯淡起来。

 走进屋内。袁术看着曹。知道他地心情并不好。阵亡地七千士兵不是普通人。他们全都是过去凉州军中地精锐和这十年里培养地精英。用这七千人可以立刻组建五支新军团。但是现在只是一次大战。他们就全都倒在了冰冷地雪原上。

 “士兵们怎么样?”看向进来地袁术。曹开口询问道。现在全军剩下地五千人里。有两千多人再也无法踏上战场。成了残废。

 “情绪还算稳定。”袁术叹了口气答道。这一次仗因为地形气候地因素。导致全军不能发挥自身地优势。只能用最直接地方式和鲜卑人死拼。

 “将军。这是我的报告。”袁术从怀里拿出一封公文放到了曹面前的书桌上,作为参谋长,他的报告要和曹地报告一起送到雒枢密院。

 拿起袁术的报告,曹看了一眼后,摇头道“你这又是何必,屠杀俘虏之事始终不是什么好名声?”虽然曹知道天子是不会真地怪罪自己在鲜卑王庭的事情,可是帝**改制以后,天子至少在表面上是不赞同进行屠杀这种事情的。而帝国的传统也是如此,他出身并不算太好,倒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可是袁术是名门之后,实在没必要和自己扛这滥杀的屠夫名声。

 “我是军团的参谋长,当初将军你的决定,我也是同意的,没道理让将军你一个人承担。”在公事场合,袁术都是以将军称呼曹,这共事地几年,让两人少年时代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成了好友。

 袁术一点都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自己。反正这些年从细柳营到并州,他已经快忘了自己是名门之后,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军人,更何况家族的事情他也不想掺和,就算当了家主又怎么样,反倒更加不自由,还会失去军职。

 “随你地便。”看着袁术,曹笑了起来,接着继续写起了自己的报告。只不过他还是把下达屠杀俘虏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幽州,和曹一起出击檀石槐的皇甫嵩也在写着报告,他在报告里为曹屠杀俘虏导致十二军团损失惨重的责任,当时若不是曹屠杀俘虏,得檀石槐带军回王庭,到时候损失惨重的就是他和十五军团,虽然他从小受到叔叔皇甫规的影响,认为军人不该屠杀俘虏,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攻破鲜卑王庭。以一个军团控制十几万俘虏地曹不那样做的话,最后只会导致失败的后果。

 草原上。随着檀石槐败走,鲜卑王庭被帝**夷平,近十万人死亡,原本以鲜卑为名的草原军事联盟瞬间崩塌,一年之内,曾经雄踞草原霸主之位的鲜卑人损失了二十万的人口,其中青壮士兵的数目超过十万,可以说是彻底被击垮,原本统一于鲜卑之名下的部落纷纷独立,而鲜卑人中的几个部落也是各自打出了旗号,争夺霸主之位。

 在鲜卑人势力极盛时期被压制地乌孙,丁零,扶余等族也是重新杀回草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唯一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随着敦煌战役和冬季攻势,帝**在草原的威力达到了鼎盛,没有人再敢进犯长城三十里范围之内。

 群雄并起,成了草原局势最佳的写照,不过随着大量人口的损失,却也削弱了帝国的封锁效果,大量空出的牧场足以让剩下的部落存活下来。

 昭武三年,初,帝**在昭武二年末发动的冬季攻势和产生地结果通过报纸为世人所知晓,而在三月,被撤去十二军团主将职务地曹回京述职,而在冬季攻势中阵亡的士兵名字也被刻入了云台地碑刻上,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

 曹最后被调入了枢密院,担任参谋院的总参,而接替他职务的则是吕布,于是出身并州的帝国后第一猛将再次回到了家乡,开始以剩下的三千士兵重建十二军团,而他的副手则由袁术换成了高顺,至于袁术则去了十四军团担任主将,原本的代主将荀攸则回到了他所擅长的参谋职务上。

 伴随着昭武三年的改革伊始的同时,就是帝**的军团数正式开始扩编为三十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第一,第二,第十一,十二,十五,十六等数只军团里大约差不多有两万经验丰富的军人被下放到帝国各郡县,组建羽林军团,不过这个时候三十支羽林军团大多都没有编。人员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开始了训练。

 对于刘宏扩军的计划,内阁省并不是很理解,随着敦煌战役和冬季攻势,帝国周围已经没有任何敢向帝国挑衅的势力,在他们看来只要保持北方和凉州西部的军事实力用以经营西域就足够了。可是刘宏用一句忘战必危。就把他们全顶回去了,军队可以说是刘宏的立身根本,他是绝不会放松对军队地建设的。

 昭武三年开始的中原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计划,却是进行得不如刘宏想像中那样顺利,虽然帝国商会所属的各家工场并不缺乏劳工,但是那些豪强开办的工场却很难招一下子招人,那些普通老百姓愿意到帝国商会所属地工场做工,是因为那些地方都是属于他名下的产业,他们相信自己这个天子。

 不过还算好的是。由于先是在司隶地区发展工商业作为试点,所以这个问题及时反映到了内阁省,而刘宏也在第一时间得知。

 内阁省的官署内。刘宏听完杨赐等人的话后,皱了皱眉道“这样吧,让司隶一带平素德行良好的贵族出面兴建工场,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只要不苛待做工的人员,时间长了,老百姓自然会愿意去做工。”

 “陛下圣明。”杨赐不失时机地在一旁道,他和桥玄虽然都是名臣。可是不代表不会说好话,更何况以天子的情况,他们便是再多说好话也不过分,只不过天子自己倒是不太喜欢听奉承话。

 “陛下,臣以为既然要让中原冗余的人口转入工商业,是不是该专门制定律法来保护那些做工地百姓。”七名宰相里,出身徐州的陈球忽然开口道,这专门为商人制定的律法已经颁布,正在试行。他觉得如果真要让那些百姓安心地去做工,至少这律法上得给他们做出一定地保障,现在帝国的律法执行严明,应该能让不少人打消一些顾虑。

 听着陈球的话,刘宏先是一愣,接着立刻道“朕居然疏忽了,幸亏有陈卿提醒。”说完看向杨赐道“杨相。这立法一事。尽快办妥。”刘宏没有亲自去制定律法的打算,杨赐他们比自己更清楚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当了十年皇帝。刘宏算是明白为什么历代王朝总是会在和平中走向糜烂,说实话受到生产力和科技的限制,王朝的统治阶层只要让治下的老百姓有饭吃,不会饿死就行了,所以在没有外敌威胁的情况下,作为统治阶层地官僚系统实际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要按部就班地保证粮食生产就可以了,而这样一来,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奏章和报告自然会感到厌烦,时间长了也就怠慢国事,然后蔓延到整个官僚系统,于是吏治开始松弛,等到情况变得严重时,已经很难挽回,对于那些在宫廷里长大的皇位继任者很少有能力可以扭转这种局面,王朝就这样逐渐走向崩溃。

 作为一个工作狂,刘宏并不会出现那种怠工的消极情况,不过他同样讨厌那些千篇一律的报告,所以他总是试图给手下的官僚找事情做,而第一个五年计划便是如此,而情况看上去还不错,那些年龄在五十以下的少壮派官僚对于这个庞大地计划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不得不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建设**,尤其是看到计划中的数字在手里完成的那种成就感,会让很多人都感到兴奋,对于帝国的官僚尤其如此。

 庞大而详细的工作计划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帝国的官僚们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大多数时候无所事事,而刘宏也只需要做好监督的职责,可以把更多地精力放到其他地步。

 昭武三年,原本地太学院正是被刘宏改为帝国大学,至于大学这个名字倒是郑玄这个太学祭酒根据礼记中的大学所取,而伴随着更名,帝国大学也正式采用了后世大学地架构,之所以没有在一开始就使进行这一变革,是因为帝国大学的前身太学在刘宏登基之前,主要是以研究儒家典籍为主,根本没有其他自然学科和理工科的基础,刘宏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让太学里各种学科都有人涉及,打下了结构变革的基础,当然最重要的则是用这十年扭转了传统观念中轻视自然科学的风气。

 四月,帝国大学建立的大典上,刘宏亲自主持了仪式,并且兼任了帝国大学的校长,不过也只是名义上而已,帝国大学真正的校长还是郑玄这位原祭酒,华佗等一大批的学者也都按照各种学科划分,为了一步到位,刘宏几乎把自己在耶鲁大学所知道的学科都在帝国大学建立了,当然涉及到电子,信息这些起码一两百年内不可能出现的学科被舍弃了,不过像材料研究这种学科也是有的,当然这些分科里,学者并不多,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些感兴趣的爱好者,但是刘宏还是设立了学科,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给他们研究。

 随着帝国大学的建成,全民教育也被刘宏拉到了议事程上,当然这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重点项目,另外搞教育这种事情,历史上不管哪个王朝都是大力支持的,而且舆论也是一边倒支持的,只不过皇权在里面经常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通常表现在限定学习内容,比如科举这种制度,可以说本是极好的制度,但是因为皇权限定了学习内容只能是儒家典籍,还是被阉割过的,所以才导致其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对于教育体系,刘宏没有想太多,六岁到十六岁设立公立学堂,参加学堂的家庭只需要一部分的费用就可以入学,学堂提供书籍和一顿中餐,不过目前的情况也只能在相对较富庶的地区实行,至于那些偏远地区,一来帝国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力量,二来那里的首要任务是先能够温,其他事情先摆一边,刘宏不是神仙,他能做的也是利用手中的资源一步一步发展帝国。

 公立学堂,学到十六岁以后,可以开始参加每年的帝国大学入学考,考入帝国大学只要完成学业,就可以得到做官的机会,基本上刘宏摒弃了原本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是引入考试制度,要做官是吗,先考入帝国大学,完成六年的学业,然后再参加考试,进行培训以后才可以做官,虽然暂时还不可能完全取代目前的选官制度,不过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这种方式必然会取代现行的制度。

 而帝国大学,狭义上的概念自然是指雒的原太学,但是从广义上来讲,后以十三个州的监察区兴建的国立大学,也属于帝国大学的范畴,只不过这些国立大学里获得做官的机会起点没帝国大学那么高而已。

 大学和选官,从制度上来说,刘宏一步解决了,可是其真正起到作用,还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相对于开放和自由的公立学堂和帝国大学体系,刘宏还建立了一种军校体制,而这体制则是专门为帝国穷困的家庭准备,那些穷困的家庭可以把家里年龄低于十四岁,但是养不活的孩子送到附属各地折冲府的军校,帝国负责养活这些孩子,而相应的这些孩子将从小被作为职业军人培养,当然这种体制在开始时,名额不会太多,而是逐渐增多,刘宏打算利用二十年的时间,训练一批近乎死士一样的直属军队,同时也训练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技术人员,为后的海军建设做准备。  m.bWOxS.cOm
上章 大汉之帝国再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