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七)四国联合调停
这个《十月十七
宣言》促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了国。并答应在国内施行宪政,这在很大程度缓和了俄国国内尖锐的矛盾,从这一点来说,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完个笨蛋,至少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虽然在东方的扩张遭到了惨败,加上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系列的施政失败,使俄县国内埋下了革命和暴
的种子,但就当时俄国的现状而言。国内革命的威胁算不上迫在眉捷。由于沙皇对国内的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做出了很大妥协,并召开了国家杜马,准备实施立宪政治,因此俄国国内的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又重新“团结”在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周围,而历来以保守著称的俄国农民和土地所有者依然习惯性的“拥护”沙皇,表示要共同应对“黄祸”的威胁。因此沙皇的这又一次军事大冒险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所谓“失之麋鹿,收之桑榆”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很快陷入了低
,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反而稳固了许多,对沙皇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手中的权力得到“巩固”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有的学者还特别提到一个例子说。劝多年前;同样在欧州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一代雄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得知他远征英伦的无敌舰队覆灭之后,也曾象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样“豪迈”的感慨说:感谢上帝,使我拥有这样大的权力。只要愿意的话,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再建立一支舰队只要源泉不断,一道
水固然有时被阻止,究竟无碍大局。”
对这些君主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手中的权力,只要有了权力。重建一支舰队又有何妨?对于某种程度上特别擅长“断章取义”的解读历史的后人而言“无敌舰队”的故事往往就是伴随着覆灭而告终的,史学家们和教科书在叙述覆灭的时候加上了诸如“英格兰的海上霸业从此开始”之类的字句,但历史其实并不应该是被这样的不负责任的“删节”来进行解读,很多后人并不知道,菲利普二世在后来实现了他的豪言壮语,凭借鼎盛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的雄厚财力重建了他的无敌舰队,并且在以后的许多年月里使英格兰陷入苦战之中。缆年5月的战争其实只是英格兰走向海洋的开始,远远不是全部,虽然历史后来说明了最后的结局,但在当时,谁也不敢定义说那就是结局。
同样,对沙皇来说,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覆灭并不能说俄罗斯帝国的海军从此一蹶不振,相反,却很可能是一个新的。
俄国海军的主力虽然覆灭了。但如果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来讲,俄国人也很容易就能找到新的寄托,因为从
新月异的海军技术发展角度来看“无畏舰”的时代已经悄悄的来临只要俄国海军能够跟上这个“
。”以前的损失都不算什么。
从某位已经无法考证的俄**事评论家也就是被后人戏称为“五
”的所谓“评论员”(不论其前缀是股市、国际时事还是网络游戏)曾经得意洋洋的在当时的俄**事杂志上发表过的一段话也许能瞥见当时沙皇和俄罗斯贵族们的这种心态:俄国其实不必为海军的覆灭而感到多存惋惜,即便是在同中国人的战争中损失的舰艇当中那些最为新锐的战舰,对于现在的海军发展来说,都是即将过时的老东西
单单从武器方面来理解,这句话或许是对的,但是这种视海军将士的生命为无物的论调未免和他们的皇帝一样太过冷酷无情,而且这种完全忽视巨大的人员损失和基本的国家现状及潜在的社会危机的逻辑已经不能简单用“愚蠢”再个字来形容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在后世。这种看了不到一个月的国际新闻就敢胡说八道的所谓“爱好者”和“评论员”仍然大有人在(就象“清
”也不光是大清朝独有),当然了,既然只值“五
”那也就不能强求太多了,
从俄国后来的新造舰计划来看。很可能,这就是答案。
北行的火车上,孙纲坐在车厢里。正在看信。
他现的,是一封来自俄国首都彼得堡的信。
“不知你那里怎么样了。亲爱的,虽然我们的联系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但我还是盼望着战争能够早
结束,因为,有一件事,虽然难以启齿,但我不得不和你说。就在昨天,内务大臣普列韦伯爵说叶明的皇帝陛下要且我,在郊游的晚会上,皇帝陛下说,他咀叭能给你写一封信,陛下对我表达了俄国皇室希望早
结束这场战争的意思,”我无法拒绝陛下的要求,只能写了这封信,因为我也知道。我们的信他们肯定都看过,我和我们的孩子毕竟生活在俄国,作为一个女人。我不想参与到政治
易当中来。但我知道,从我们的孩子降生那天起。我们本身就已经成为了这当中的砝码,我想你也明白,从你上次打算让我们去法国,我就知道了,我想你已经听说了,我们的孩子有了“公主,的封号,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无法作出选择了”也许只有战争的结束,才能让我们重聚,盼望着这一天能早
到来”皇帝陛下交给我的任务,应该算完成了吧?我知道,他们是会知道这封信的内容的”
“她在信里说了些什么?替沙皇求情?”马月看着孙纲面如止水波澜不惊的样子,好象感觉有些奇怪,就问了一句。
“差不多,是沙皇让她写的。”孙纲把信递给了她“你自己看吧。”
马月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她并不想看这封信“这一次回京谈判,为什么不走海路,而是要这么在火车上晃
?”她问道。
“谈判着什么急回去?天气正好不错,我们难得全家出来上南方一趟。网好看看风景。”孙纲笑了笑,说道“而且在谈之前,正好晾晾他们,省得他们觉得面子
大的。”
这些天,孙纲并不止是收到了远在彼得堡的
琳娜写给自己的信,美国海军司令杜威上将也给他写了亲笔信,回顾了一下中美海军之间的“友好交往史”以外,语焉不详的向孙纲说了一下关于“中国和俄国的战争结束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局势的影响。”并表示对“因这场战争引起的难以预料的后果感到不安”希望中俄之间“早
结束战争。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重新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之下”
美国人在信里面所表达的“和平渴望。”孙纲已经体会到了。
美国和中国虽然算不上是盟友。但关系一直很友好,可这一回美国人居然想着帮俄国人说话了,主要是因为美国担心强大起来的中国海军威胁到自己在菲律宾的利益。
而且,这一次中国将俄国势力踢出了太平洋二对于俄国人等于白送给美国人的阿拉斯加(尽管俄国人卖的便宜,但美国人到最后也没付钱),美国人现在虽然兴趣不大。但也不想看着这片幅员辽阔的雪原在未来被中国夺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
除了杜威,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和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也都来了信,虽然信的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孙纲知道,他们想表达的其实是一个集思。
孙纲虽然没有回到北京,却也已经得到了消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都给李鸿章写了亲笔信,内容不用说孙,纲也能猜出来。
法国人这一次没有跟着凑这个热闹,很可能是因为“法俄同盟”的关系使法国人的身份比较尴尬,怕影响不好,但法国公使萨兰为俄国人的事一直在各国公使间奔走,表现活跃,也是很说明问题的。
现在这个“英法美德”四国联合“利停”的局面,应该是已经形成了。
这一次能有这么多的西方列强跳出来帮俄国人说话,俄国人的“面子”还真是不小。
而孙纲心里明白,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崛起的速度超过了西方国家的预料,他们担心强大起来的中国在战胜俄国后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所以才这么“热心”的要表示“调停”的。
“反正你也不想打下去了,正好给他们个面子得了。”马月看着孙纲笑道“再打下去,咱们全家就好喝西北风了。”
孙纲笑着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爱
的意思,爱
虽和自己开玩笑,情况还没有严重到需要自己一家老小喝西北风的地步,但因为战争的支出过于巨大,中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了难以支撑的局面,因此他现在也在考虑,在对中国最有利的情况下,结束这场同俄国之间的战争。
关于种田,大家多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
m.bW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