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初见
  林小芳第一次来北京。

 此行之外,她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家乡的县城。

 不用种地,住在县城里的人,过着每天上班下班的生活,到月底就有工资拿。到处有小商店,街头巷尾都有小店,卖各种吃食和服装。农贸市场上天天人来人往的卖菜买菜,不像乡下地方,每五天才赶一次集。

 私心里很羡慕县城里的孩子,他们无忧无虑骑着自行车上学,把车子骑的飞快,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追逐、嬉戏、打闹。

 她去县城,一次是参加运动会。

 乡下来的学生和县城里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区别,不单单表现在服装的逊上,还有说话看人应对,这些稍微有心留意就能看出差别的地方。站在自己的队伍里,看着别个队伍来了,又去了,穿着不一样的整齐些的服装,来去坐的是大客车。

 有两次是去考试,参加课业上的选拔赛。

 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有足够的聪明,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和董洁通信这几年,林小芳自觉成长了很多,主要是心理方面。

 她觉得比身边的同龄人早,有时候,内心可以在一定的高度上,理智的、客观的衡量和评价一切的人和事。当然不免也带一些主观色彩。

 然而她很足于目前的生活。

 不管县城的学生过的怎么样,大抵是承父母余荫,这是先天个体上的差异,只是出生和生活地环境有所不同。大家也只是还在念书的学生,各自的未来,还得是他们自己去闯。而她对自己的未来,充信心。

 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的是北京。祖国的首都。

 一路上林小芳都没有合眼。

 这些年和于大伟地父母的像自家人,也认了于爸爸于妈妈做干爹干妈。

 对干爸干妈,林小芳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如果不是他们从中帮忙,就没有她的今天。做人如果没有能力知恩图报,至少要铭记心头,这是朴素的传统伦理教给她的,深蒂固的认知。

 跟干哥于大伟没有见过几次。

 主要是他太忙。很少有时间回家乡。

 邻里邻居都羡慕干爹干妈有一个在首都工作地儿子,提起他干爹干妈也是掩不住的兴奋和骄傲。

 去年干爹干妈去了一趟北京,于哥接他们去玩。

 回来时,林小芳着问他们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

 城市那么那么的大,人有多么多么的多。各种各样地小轿车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跑来跑去,楼很高很高,从没见过的几十层高…

 干爹干妈模糊的描述加深了林小芳的向往。她再一次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到北京去,到北京去读大学!

 然而机会来的又早又突然,干哥突然问她:要不要去北京读中学?

 林小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她激动的在电话里一再确认:真地吗?我真的可以去北京读中学,今年吗?现在吗?…

 消息传出去。左邻右舍一片哗然,大家都嫉妒她的好运。

 去那么大地城市读书,几乎就等于确定了。她的未来是一片金光大道的坦途,未来是一定要做吃皇粮的城里人,而且是大城市的人。爸爸妈妈脸上也觉得光彩。

 虽然不明白这份幸运是怎么回事,但父母接到消息就开始为她准备行李,拿出了家里最好的被褥、枕头----最后被告知,不用带这些,那边学校统一安排。父母兴奋之余,领她进了一趟县城。专门为她买了两身新衣服和新鞋。从里到外,包括内衣内和袜子。都买了新的。

 离家前一夜,父母兴奋的几乎一宿未睡。父亲一遍遍重复着几天来说过好多遍地叮咛,母亲给她摊了一些加了鸡蛋地饼,煮了十多个鸡蛋进她背包里,又准备了一些苹果、梨、枣。生怕饿着她似的,直到背包无可,才不得不停了手,转而一再叮嘱她要争气,要好好表现,将来有了出息,别忘了提携弟弟一把…

 于哥在电话里说要她买卧铺票,林小芳去买票时发现跟硬座比起来,其中有好几十元地差距,赶紧拒绝了。

 她主动要了硬座票。

 钱要用在刀刃上。不可以浪费别人的钱,省下来的那些钱,完全可以用在更值得用钱的地儿。林小芳想,她一分钱不挣,完全靠别人资助,能省一点是一点,不能浪费。她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吃得了苦。

 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她不舍得睡,不舍得错过沿途的风景。

 哪怕是在黑夜中,仍然极力睁大了眼睛往外看。邻座的是个中年大叔,交谈中知道她第一次出门,很照顾她。问她去哪里,她很自豪的告诉人家:去北京读书。那一刻,心底的自豪油然而生,伴随这种情感的,还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第一次进京这一路的心情起伏,从此永远铭记在林小芳心里,多年后想起来,还是清晰的如在昨天。

 林小芳到了北京才发现,父母咬牙狠下心掏钱给她买的衣服,在这里还是显的土气。

 不过林小芳并不介意这一点,多年来她早就学会了不讲究这些。

 她热切的希望见到通信了几年的好朋友董洁。

 她是她在这个城市感觉最亲切、也最熟悉的朋友。一想到她,就觉得心安。

 有些失望,听于哥说董洁跟着她哥去了很远的外地出差。

 林小芳开始了她在北京的求学生涯。

 学校是一早就安排好的,为了方便她能更快些跟上进度---两地地课本有些差异。所学略有不同,有段时间,于大伟会在下班后出些时间给她补课。

 当然她也问到了资助人的一些事,既然来到北京,就想向人家当面说声谢谢。

 林小芳并不晓得大山和董洁是直接的出资人,只知道董洁跟出钱资助他们这些人读书的人认识。有一些关系。

 于大伟婉言拒绝了她。

 林小芳本质上是个要强的人,为了早跟上这边的学习进度,她每天几乎只睡四五个小时,剩下地时间全部用来学习。

 等大山和董洁从国外回来时,她已经顺利跟上了班上的学习,并且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英语听力上沿需努力,她又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了。

 回国后。大山第一时间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没办法,出国期间,公司积下来待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因为董洁突然改变计划,急于去巴黎的关系,兄妹俩地美国之行。没来得及去洛杉矶拜会罗家亲友。

 年轻一代,罗伟和罗兰,以及素未谋面的罗强,特意飞去纽约,与大山聚了一下。

 不管是外婆,还是美国的舅爷爷,无不希望好不容易联络上的亲人,年轻人这一辈能多些联系。成为相谈甚的好朋友最好。

 罗兰要来北京念大学,申请已经通过,正在办手续。

 外婆因为这事。专门找大山问个详细。

 而唐老爷子等人更关心地是他们俩个在国外办的婚事。

 一早说好,兄妹俩个会趁这次出国之行,找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堂行礼。

 至于他俩个后来因为伤心朋友双双去世,决定更改行礼的时间地点等等,其中牵涉到与朋友的约定和自己的心情,要解释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况且免不了为此再伤心一场。大山便隐了未提,唐老爷子等人就以为一切仍旧会按原订计划进行。

 他们在纽约。也的确去过教堂。一半是以观光客的身份,一半大山也存了些心思。希望多少可以弥补董洁心头地遗憾。

 当家人问起,大山便含糊的应承:“行过礼了,一切很顺利。”

 唐燕凑过来问:“有照片吗?快拿出来,大家都等着看

 “照片?”

 “没有拍下来几张照片做纪念?”唐燕奇怪道:“小洁不是说,她这次要穿漂亮的白婚纱吗?将来再正式行礼,她打算穿别地礼服。这样说起来,她这辈子也就穿一次那么漂亮的婚纱了。没有拍照留念吗?”

 董洁和姜红叶做婚纱时,韩盼和她都见过。两人那时还感叹:她们生不逢时,没有机会穿上这么漂亮的婚纱秀一把----尽管已经为人为人母,女人天中爱美的一面仍然没办法泯灭。而婚纱对女的吸引力,几乎可以忽略掉年龄的影响。

 终究是韩盼更了解儿子一些,看到他一脸为难,不解道:“大山,你们真的没有拍照片?”

 大山几乎要苦笑了。

 他到哪里变照片去?“那个,我们怕惊动别人,被别人知道了不好,所以…”

 这样的解释不能让家里地女长辈满意,男长辈也有意见。

 唐老爷子有些责怪道:“不管怎么样,自己带相机拍一张也好啊,就没想到我们这些老人家吗?你们走时忘了多嘱咐一句,结果就----真是让人心地家伙!”他们不能亲身到现场给予祝福,过后看看照片也是种安慰。况且,几年后他俩个再正式举行婚礼,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么,他们年龄大了,其间是否有个万一谁也说不好。人到了他们这把年龄,已经不忌讳谈到死亡。

 大山与董洁只能连连陪罪,说自己思虑不周。

 稍后,女人家都散了,或者休息,或者下厨忙活准备饭菜。唐援朝碰碰大山:“你们现在只是名义上地夫?”

 “唐叔----”

 大山无奈的低呼,他竟不知道,原来这位让他尊敬的长辈也有八卦的爱好。

 他看看外公和唐老爷子,两位老人家状似充耳不闻,唐老爷子一个棋子捏在手里,半天却不落子,两位长辈耳朵竖的高高的,正等着他的答案。

 “你不用看他们,这是正经的问题,他们也关心着呢,就是不好像我这样直接问出来。好了,别挣扎了,老实代。”唐援朝毫不放松的追问,且补充道:“要说实话。”

 这边董洁也遇到差不多的情况。

 唐燕话里话外旁敲侧击,董洁却不是十几岁的女孩,那么容易被套出话,便大打太极拳。

 呃,虽说不是多要紧的事,但这等隐私的东西,她还是不习惯跟人说。

 从前听人讲,很多有经验的老人家,单是从女生走路的姿势和脸上就能看出是不是完璧。

 董洁听说过这种传言。发现唐和外婆正留心看她,便有些心虚。

 这档子事,真是,哎,她的隐私权啊啊啊----

 农场大致完工,照着原订计划,兄妹俩打算回国后就搬到农场去住。

 搬家前,大山在家里举办了最后一次同学聚会,也算是康康回国的接风宴。

 只请了素最为好的几个人,如伍阿哥、曹浩然、张燕等人,周若璇为此特地从深圳飞过来。

 但并不拘泥于同学,郝璐和唐峰也来凑热闹,于大伟就带了林小芳过来。

 这是董洁第一次见林小芳。  M.bwOxs.Com
上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