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伯仲之卒 一
他吐完后,脸色有些泛黄,用清茶漱了漱口,一
股坐到我面前,什么话也不说,尽是笑,像个傻子。
“我真困了。”站起身,脚步有些不稳,一路走到
前,扑通一声趴了下去,脚蹬了两下,甩掉靴子,趴伏在锦被上,身子占了
,看起来也没我睡觉的地方了。
将头发抚到背后,起身捡了地上的靴子放到一边,既然罚也罚了,还是伸手将被子拉开盖到了他身上。没想他的手从被子里伸出来,一把攥住了我的手腕“子召…”我的心一惊,手也僵在了原处“我真是把她当妹妹…”从红枕中抬眼看着我“你是不是还在意她的事?”
“没有。”
口而出的狡辩,连自己都觉得不信。
“上来。”往
里挪了挪,空出点间隙出来,见我不愿意,叹了口气“你那碗葛花茶够浓的,我就是想怎么样,也没那个力气了,上来吧,只是想跟你说会儿话,今晚不会对你怎么样。”
见他说得诚恳,脸色看起来也极不好,也就没再反抗,顺势坐了下来,扯了扯他背上的锦被,想帮他盖个严实。
“嘶——”一皱眉“
口有什么扎人。”
看他的脸色不大对劲,我们的新袍都是赶制出来的,莫不是裁
把针忘在了衣服上?让他翻过身,细细在上面找着,谁想他这个时候还会骗人,被他一把扯到他
口时,鼻子正好磕他的肩胛骨上,酸得眼泪差点出来,甩手用力捶了他一下。
“看来你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聪明。”支起上身,偎在我身前,两人的锦袍
相辉映,红得有些暧昧。
“你不是没力气了!”把衣袖从他的胳膊下
出来。
“这种力气还是有的,
房花烛人生可是只有一次!”眼神灼灼。
只当他是在开玩笑,在他身边待久了,对他的靠近到有些习惯了,也没觉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心里总觉得他不会在我不愿意的时候硬来,毕竟这亲成得太过仓促,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女子与男子对待
房花烛的事总是有不同的想法,女子大概要看时间、心理、情绪,男子么…估计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吧。所以当他的脸
下来时到是真把我吓住了,这才发现他真不是在开玩笑。
我们俩目前的态势,就如同义瓦山与李伯仲的对决,明显不能相持,人生的第一次大失策就是那一晚。
还好灯烛被风吹灭了,否则我会更恨他。
在黑暗中狠狠咬下去几口,也不知道有没有出血,也许就是那晚我学会了一件事——当吃亏时,并不一定就要等着吃亏,最好也能让对方吃些苦头,这才两相公平。
隔天清晨,我到比他醒得还早,将铺在他
前的头发一撮撮拢起,望着红帐发呆,像失去了很多东西一般,心里有块地方空空的,不觉很想哭。
“哪儿不舒服?”带着浓浓的鼻音,
坐起身。
瞥一眼他光
的肩头,上面几排紫红色的牙印,一边
着眼泪,一边又想笑。
他伸了双臂过来,将我连同锦被一起搂进怀里,额头搭在我的肩上,似乎还没睡醒“我会好好待你的。”似乎很认真,却又像是梦话。
外屋门吱呀响了两声,估计是侍女们送洗漱用具来了,我赶紧爬起身,在
头摸了件他的外衫披上,一脚踩到
下,慌忙地把散落在地上的衣物捡起来,一古脑扔进帐子里,正好散落在他的头上,他却笑得张狂。
听到内屋里有声响,扶瑶寻声来问“将军,夫人,是否在屋里用饭?”
“不用。”他回应一声“门外可有人等?”
“焦将军正在院里等候。”
他掀开锦被起身,不过明显找不到今天能穿得衣服,昨夜的喜袍是肯定不好再穿得,我只得再爬上
,从
头柜里翻找他的衣服。
眼巴巴地看着他利落地换上衣服,又有焦素义在门外等,知道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他无意间抬头,见我跪坐在
上看他,不免一笑,伸过上半身来“我先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见他衣领窝在了脖子里,脖子上明显还有一道紫红的牙印,赶紧伸手扯了一把,顺带问了他一句“怎么了?”看他的表情,像是有什么好事。
他笑笑没回答我,转身把外屋的扶瑶叫进来服侍我梳妆,自己则跨步出去。
刚换好衣服,头发还没来得及梳,他便已经转回,扶瑶有些怕他,见他进来,低头退到一旁。
“啊——”他竟一把将我抱了起来,扶瑶吓得惊叫一声,还以为他要将我抛出去。
“奴…奴婢这就去准备饭食。”福身后匆匆离开。
“出什么事了?”双臂撑在他的肩上,看着他
脸的兴奋。
“李伯仲死了!”
“真得?!”惊讶不已,没想到这个称雄一时的汉北王竟走得这么快!
“昨晚我跟大哥就一直等着细作的消息,果真如周辞所料,李伯仲真得病死了。”弯身放我下地。
周辞?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很在意这人“李伯仲一死,该是李邦五子承父业,他可有什么动作?”
“还不知道到底谁能做这个汉北王,京城来报,李肆五并未动身回汉北奔丧。大哥昨晚就命人火速进京。”
“你们是担心皇上那边…”
“就怕李肆五万一急功近利,到时可就麻烦了,这小子比不得李邦五有耐
。”眉宇间隐隐有些担忧之
…
没两天的功夫,局势果然有所改变,汉北军全线后退,观其动向,大有守而不攻之势,再几
,京城传来消息,李肆五动手封了京城,这小子看来是想来个最后一搏!而另一边的李邦五却丝毫没有动静,这兄弟俩一动一静,到让外人不敢轻易下结论。
只是如此一来,义瓦山的危机到是暂时解了,既然汉北军已撤,金、梁自然不敢轻易违抗汉西、汉南,拉拢义瓦也就暂且搁置了,这当中,秦权、楚策都对义瓦一事心知肚明,但始终没摆到桌面上来,看来都是有意回避。
新婚第十天,楚策拨了两千骑兵与秦权,命其深入汉东境内探查汉北军的动向,听说周辞力劝楚策换人前去,不过最后楚策仍是将这道令符给了秦权,自此,我在边城受到了异于平常的照顾,对周辞此人也便越发在意了起来。
这人对秦权的能力忌惮太深,万一此后劝不动秦权保楚策,肯定不会放任他成为汉南的阻力,虽说秦权与楚策此刻仍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可一旦地位改变,恐怕也难有兄弟之义。
秦权虽不愚钝,但对兄弟太过相信,毫无防备,楚策此刻虽全心以对,难保他
不被周辞说动,何况观如今天下之势,李家雄踞北方,西有汉西赵家,南有汉南楚家,此三家势力最大,而名义上的岳家皇族,不过是个摆设,何时灭只是个时间问题,万一李肆五那小子犯浑灭了岳帝,这天下可说是
定了,如此局面,秦权若想自保,则必然要有兵将,这两千骑兵虽显稀松,但若进了汉东,那便有了壮大的机会,毕竟秦权的身份在这儿,他可是汉东秦家唯一的后裔,依秦家数代在汉东的美名,招兵买马不是难事,只是…关键在于秦权自己,他对兄弟之情顾及太多,不是想不到,是根本不往这上面想,此刻怕是还想救京城里的皇上吧。
我私下做了些糕点、衣物,让人送给秦权跟焦素义,清楚周辞对我这些东西不会不查就发出去,查归查,可有些东西他就算想掰开来查,也没那么大胆子,我特地亲手做了些放了葛花的甜饼送去,秦权自然是不会吃得,焦素义爱吃甜饼,而且我在信中写得明白,是亲手做得,只不过十几只而已,秦权定不会轻易送给外人,只要焦素义一吃,便能看到我放在其中的纸条,上面写了几句话:汉东民多恋秦氏,可依计劝将军招收兵马,勿以此言知会将军,计与次
营外红帽樵夫手中。
我断定焦素义不会将甜饼赠与他人,营帐内肃穆,他虽平时散漫,可如今局势不同,他自是不会当面在营里大呼小叫,最重要的是骑兵扎营时间较短,又是为了探查,除吃饭之外,不会有多少时间停留,如此一算,被外人发现的可能
又少了几分。
最重要的是那个游离于营外的红帽樵夫,那是义瓦山英翠娘的人,自然认识焦素义,当然,也许他不明白我何时与英翠娘有了关联,这事还是让他慢慢猜吧,只要暂时能在汉东盘住,这两千骑兵起码就能保住,到时就算周辞想夺,那也要看看将在外,这令受是不受。
m.bW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