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说官(25)
然而“沧海横
,方显出英雄本
”堪称英雄的,十八路诸侯中只有曹
。虽然他在当时的力量,确实不足以称雄于天下,也不足以打败任何一个强者。《三国演义》第6回这样记载:
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
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董卓已经放弃洛
,赵岑又献了汜水关,刘、关、张杀入虎牢,这样的形势,可说是好而又好。于是曹
来见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绍,对他说:
“今董贼西去,正可趁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
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这段话写得很有深意。曹孟德之心之态之行之见,跃然纸上。然而,他不能说服袁绍,也不能说服其他各路诸侯。他要进兵,人家不动,不动还有理由,理由是什么呢?“诸兵疲困,进恐无益。”这成什么话?此时此刻,诸侯军胜而董卓军败,诸侯军疲困,难道董卓军就不疲困吗?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双方都疲困,那么谁更疲困呢?何况,战争乃生死之事,若因疲困而纵敌远去,那要战争做什么呢?很显然,这理由是站不住的。然而还有新理由,即“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要说轻动,那么十八路诸侯举义旗的时候,或者可以说是轻动,汜水关前与华雄
手之时或者可以说是轻动,虎牢关前与吕布大战的时候,或者可以说是轻动。现在华雄已死,吕布已败,董卓弃洛
而走,正是天赐良机,反倒成了轻动。中国人善用托词,有些托词,不但别人听了可笑,自己说来似乎也不是人话。然而,为着某种私利,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你觉得可笑,他偏能严肃得脸上滴水;而且这些谬论说得多了,仿佛也就成了真理。
众诸侯异口同声,并非没有真的勇敢者,而是利令智昏。袁绍虽身为盟主,但他既没有能力不失时机地做出决策,就更不能去说服别人了。
难怪曹
大怒,不
愤然叫道:“竖子不足与谋。”于是孤军深入,追杀董卓去了。对此,
宗岗也曾批评说:“是壮举,不是轻动。”
其结果是,曹
吃了败仗,还险些丢了性命。这时候,袁绍先生的雅量来了。他不再提过去的事情,而是令人将曹
“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
解闷”然而,曹
的烦闷,是这一次小败所造成的吗?袁绍可谓不知曹公之心者也。于是曹
愤而言曰:
m.Bwo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