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砺刃 下章
第四十五章 游击烽火
  去机场的路上,凌天翔向甘宁军大概询问了一下伊拉况。

 凌天翔他们在日本那边“捣乱”也把精力放在日本的这一年的时间里,伊拉克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萨拉赫丁领导的伊斯兰革命阵线从内战中的劣势方逐渐转变成了优势方,战争形式也从游击战转变为了攻城掠地,虽然此时的伊斯兰革命阵线武装力量已经扩大到了万,但是仍然保持着“游击队”的称号,主要就是缺乏重装备,而且没有具备与美军正面决战的实力。

 比起当初伊朗战场,伊拉克战场上的游击战规模更大,主要是伊拉克没有主战线,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是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同样的,伊拉克游击队在战争中成长的速度也非常快,一是得益于“砺刃”军团为其提供的军事训练,二是得益于周边国家提供的支持。

 从凌天翔向甘宁军下达了大规模培训伊拉克游击队,向伊拉克游击队传授更多的游击战知识,甚至将训练营地开到伊拉克去之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甘宁军派去的几十名教官一共为5000名伊拉克游击队的战士提供了培训,另外,还有2000多[u|受了基本上一样的培训。这些战士在回到游击队之后,至少都是排级指挥官,也就是说,每个接受了培训的游击队战士要率领另外10战,并且具备单独发动游击战地能力。甘宁军他们撒下的是7000颗种子。而这7000颗种子带出来的将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游击大军。

 随着伊拉克游击战的烽火越烧越大,伊朗方面也加强了支持力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伊朗向伊拉克游击队提供了至少20万支。|:械,其中包括了上万。另外,伊朗政府还向伊拉克游击队提供了2多具火箭筒,超过2万吨的炸药,以及一批在战场上从美。v而来地单兵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足够武装50万游击大军了。同时。伊朗政府还花了20亿欧元。从俄罗斯采购了一批俄军淘汰掉地武器装备。包括20万支AK系列地步(此时俄军:;N-94了),2多PPK系列的机,3多具各类型号的RPG火箭筒,甚至还有“短号”反坦克导弹,500SA-18单兵防空导弹。不遗余力的向伊拉克提供了援助。

 甘宁军也遵照凌天翔的吩咐,向伊拉克游击队提供了一些额外支持。而且提供的都是伊朗无法提供的装备。比如,甘宁军设法从黑市上搞到了2000套GPS干扰系统,并且[)。。用这种能够使美军地GPS制导弹药无法命中目标的装备。另外,甘宁军还让李景风去采购了大量的高技术装备,而且都是伊朗无法提供的装备,比如1000套Mk24M40型狙击步,500“标”反坦克导弹,以及生产的“西北风”单兵防空导弹。

 在甘宁军提供的额外帮助中。最重要的还是为伊拉克游击队训练出了一支不但能够打游击战。而且还能打特种作战的部队,即甘宁军亲自带队培训地一批伊拉克地“特种兵”这些游击队员至少都要掌握GPS干扰器的使用办法,掌握狙击步击技术。知道怎么使用反坦克导弹与单兵防空导弹。最重要地是,他们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在野外、城市等各种环境下的伪装、隐蔽,以及突然袭击的基本技能。

 一年多下来,甘宁军一共为伊拉克游击队培训出了1000这样的战士。虽然比起总数已经超过了120的游击队大军来讲,这1000人只算得上是九牛一,但是这1000名战士成为甚至有200被直接编入了萨拉赫丁的私人卫队。同样的,这1000名战士在战场上的贡献也是最大的。

 从甘宁军自己统计的结果来看,这支“特种部队”在一年多的战斗里面,一共击毙了24783美军,占到同期美军阵亡官兵总数43%。另外,摧毁了512坦克、984装甲车、4276部其他车辆,击落了817架直升机,以及37架战机,这占到了伊拉克游击队总战果的32%。另外这支部队还袭击400支运输车队,摧毁了十多万吨军用物资,占到了美军在战场上损失物资总数的31%。毫无疑问,这支规模并不大的“特种部队”在战场上的战绩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所有部队。

 早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就有人宣称,伊拉克将是美国的第二个越南。可是直到伊朗战争结束之前,这个预言仍然没有实现。在前5多的战争中,美军阵亡官兵不到1万人,受伤的也就已,按照战损速度来算的话,远不及越南战争。可是,在伊拉克的游击战全面打响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个预言了。

 一年多点的时间,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阵亡官兵近58000人,伤余人,加上之前的损失,这已经超过了上个世纪的越南战争。装备损失方面,坦克为1127量,各类装甲车2784,各类车辆14523,直升机架,固定翼飞机(包括了V-22218架。这一损失也不比越战少多少。

 虽然伊拉克与越南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伊拉克没有越南的丛林,也没有多少河,游击队在野外行动的危险非常大。但相对于越南,伊拉克有更多地城市,而且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当高,大部分的居民都集中在城市里面。这也是伊拉克游击战围绕着城市打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军不可能像当年对付南越游击队一样,通过战略轰炸,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以及建立“战略村”等手段。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算美军拥有比

 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加系统的作战理论。以及战术,也不可能在伊拉克游击队面前占到多少便宜。

 归结底,美国在伊拉克打的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当初,美军入侵伊拉克地时候,宣称伊拉克拥有包括化学武器在内地大规模杀伤武器,可是在美军占领了伊拉克全境之后,却根本没有找到一具大规模杀伤武器。换句话说。美国找地借口根本就不成立。同样的,美军占领了伊拉克之后,美国的石油公司不经过招标就获得了伊拉克油田的开采权,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毫无疑问,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就是石油,他们要的就是伊拉克地油田。也正是如此,美国在伊拉克打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而战争的质将最终决定胜败。就算伊拉克游击队没有得到伊朗等势力的支持。终究有一天,伊拉克游击队,伊拉克人民都将击败侵略者。建立一个完全属于他们的国家。

 伊拉克战争打成这个样子,美国已经是骑虎难下了。随着日本的经济危机波及到美国,美国政府必须得将更多的力量用来应付日本经济崩溃带来地冲击。早在10份,也就是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地消息刚刚被公布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时候,美国国会就有议员提出,应该提前从伊拉克撤军,减少军费开支,并且缩减在阿富汗的驻军,最终将更多地资金投入到国内建设中来,并且提高对日本的支持。

 到此,美国的唯一选择就是放弃伊拉克,而且是越快越好。当月底,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通过了一项督促政府从伊拉克撤军的法案。1月初,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公民止前往伊拉克,并且首先将驻伊拉克的美国公民(主要就是石油公司的员工)撤出。几天后,美军改变了在伊拉克的基本战术,结束了与游击队在中等城市的争夺,全面退守巴格达、摩苏尔、基尔库克、纳杰夫、纳西里耶与巴士拉等六个主要的大城市。同时,原本主要依靠地面运送的物资也几乎全部转为空运,为此,美军还向海湾地区增派了20架C-17与100C-130运输机,并且增派了架CH-60与CH-47型直升机进驻伊拉克。

 实际上,此时的伊拉克已经很像越南了。美军只能固守一些孤立的据点,而且主要依靠空中力量运送部队与物资,基本上将地面都让给了游击队。可是,美军并没有放弃,美军调整战术的目的就是要引游击队攻打大城市,然后利用美军的空中优势力量消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从而削弱游击队的实力。

 11月,在攻打摩苏尔的战斗中,游击队就吃了不小的亏游击队都集中在山区里面,并且提前完成了集结。结果,这些据点被美军的特种兵,以及空中的无人侦察机一一确定,随即美军就动用了数百架作战飞机,仅仅用了不到2000吨炸弹[。L了。最终,游击队为了打下摩苏尔这座北部重镇,一共损失了游击队员,这也是伊拉克战场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攻坚战。

 在取了摩苏尔的教训之后,游击队改变了战术。首先是将集结时间缩短,并且将每支部队的规模都缩小,主力部队不集结在一起行动。其次,集结地点从城外转移到城内,并且提前派遣小股部队进入城内,选择集结地点,清除集结地点内的危险。

 这套战术也是甘宁军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来的,11月底,。:斗还没有结束,游击队就对基尔库克发动了进攻。这次,游击队采用了新的战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攻打基尔库克的时候,游击队伤亡不到1万人,而且整个作战行动中,没有一次遭到美军的围歼。最重要的是,美军在基尔库克损失了近8000官兵,最终不得不用直升机与运输机将被围困的部队撤走。

 12月中旬,游击队打下了基尔库克,已经控制了伊拉克。~此时,游击队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绕过巴格达,先攻打纳杰夫与纳西里耶,切断巴格达与巴士拉之间的交通,最终再攻打巴格达。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巴格达,用次要兵力牵制住纳杰夫、纳西里耶与巴士拉的美军。最终,后者占了上风。当然,甘宁军也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打下巴格达,毕竟巴格达是伊拉克的首都。最重要的是,美军气数已尽,难以集结重兵,也就难以威胁到游击队。因此,只要能够成功的将主力部队送到巴格达,在巴格达完成集结的话,那么打下巴格达就只是个时间上的问题。

 确定下了战役计划之后,游击队加紧速度部署兵力。当时,聚集在巴格达的美军有2师,4万多兵力,另外还有伊拉克政府军。力,而游击队能够投入的总兵力不会超过15万。游击队120的总兵力是拿来吓人的,真正能打的就30万左右,其中有8投入到了摩苏尔与基尔库克,还需要大概7万兵力镇守其他的主要城镇。因此,能够集中兵力攻打巴格达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显然,敌人的总兵力高于游击队,可是伊拉克政府军基本上可以不用计算在内,大部分政府军的战斗力都不高,而且在投降之后,往往都会立即选择加入游击队。因此,游击队要考虑的是镇守巴格达的2美军师。

 前期策划与部署工作话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凌天翔他们到达德黑兰的时候,游击队正准备发动进攻。所以,当甘宁军收到了游击队已经打下了巴格达的消息时,他也感到极为惊讶,这仅仅只过去了一周的时间而已,就算游击队再勇猛,也不可能在一周之内打下有近5美军镇守的巴格达吧!  M.BwOxs.Com
上章 砺刃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