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忧归田 下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正日子
  腊八粥不是说熬煮八种杂粮粥,而是在腊八这一天熬煮。家里条件好的自然杂粮品种就多些,不过即便再寻常的人家,这腊八粥也定是能寻出七八样来的。

 红豆、绿豆、黑豆、芸豆各处豆子就已是好几种,再加上花生芝麻、大米小米、红枣薏仁、莲子百合等等,十全十美意头自然是好,品种多些,味道自然更让人称赞。

 有些难熬的豆子,都是前一早早就泡开了,一早煮起来才不会太费柴火。

 这一的早上全家人必是要在一起吃上一碗热热乎乎的腊八粥的,然后再让家里的大小子,拎着去四邻亲朋处派送。也会把各家回赠的腊八粥再端回来。

 等傅紫萱从上被叫起来的时候,腊八粥已是熬好了。

 一家人包括家里的下人都每人一碗,热乎乎地吃下肚。吃好还不待收拾,陈氏又忙不迭地分派开了,连平不太使唤上的傅紫萱都不落下。

 老傅头老刘氏一早上陈氏还在熬煮腊八粥的时候,两人就起身往傅天海家去了。这年代长子还是被寄予了家族传承的重任,逢年过节,家里的老人也都是要在长子家里主持的,一些祭拜的仪式什么的,也都是要在长子家完成的。

 陈氏先打了一钵腊八粥让傅天河带着紫送到祠堂供奉给祖先。等父子俩走后,又盛了的两碗让紫越和紫辰分别送往傅天海和傅天湖家。两家是傅天河的兄长,小辈要给长辈先派发。

 然后再是邻里。邻里也是先从族长和几个族老家先送。

 家里的男人都各有任务,这往族长和族老家派送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傅紫萱身上。而其它邻里则由紫嫣带着家里的下人们去送。

 族长一大清早就领着家中的长子长孙往祠堂去了,族长把傅紫萱送去的腊八粥笑眯眯地接了过去,又回了一大盆。

 几个族老也都去祠堂主持了,同样是由家里的媳妇接过傅紫萱的腊八粥。每家同样回了一大盆。数量都差不多。但品种不尽相同。

 回到家看到陈氏正领着丫头往家中后院的马房食槽中添腊八粥。旺财旺福也各得了一碗。所幸这两货并不挑食。骨头爱吃,菜杂粮也同样爱吃。傅紫萱都怀疑是不是她把它们养坏了。

 陈氏还要往家中各大小树都淋上,傅紫萱唬得不轻。这树可不是喂腊八粥就能长得壮的。家里树木又多,都这么淋上一遍。家里不得招蚊蝇啊?就是冬天也有各种虫子吧,到时爬得到处都是,真是有够恐怖。

 陈氏听了傅紫萱的话,也只在厨房旁边的两棵桃树上淋洒了一些就作罢。

 不一会。紫越紫辰也回来了,也各自带回来傅天湖和傅天海家回赠的腊八粥。又过了不多时,紫嫣和丫头们也把邻里回赠的腊八粥带了回来。

 接着,陆续又有别的不与傅家住的相邻的乡亲送来腊八粥。陈氏每每都要亲自过去接,倒在自家的碗里后,又再添上自家熬煮的腊八粥让他们拿回去。

 一直到这的下午,都陆续有人送腊八粥过来。就是陈村和刘村也有一些村民送来腊八粥。两村的村民得了傅家的天香稻默默地以这种方式表示他们的感激之情。

 陈氏和傅天河很受感动,除了回赠腊八粥外还送了一些自家做的糕饼点心。

 家里住在玉园的下人陈氏也让人送了腊八粥过去。郭义和尚月娥也一早送了腊八粥过来。

 当初因月娘子招人困难,尚月娥就自动要加入月娘子班,傅紫萱当时也准了。后来看她四处忙碌。家里也顾不上,最小的贞惠也丢给了郭大娘。

 她又是二嫁给郭义的。这么不着家,傅紫萱也担心郭大娘会有意见。后来把傅蕊等人招进月娘子队伍中之后,傅紫萱就想着要把她换回来。

 刚好那几进城,看她忙得身子发虚,给她探了脉,发现她已是有一个多月身孕了,就趁势把她叫了回去。

 老郭头和郭大娘听说后,很是欢喜。她和郭义都成亲半年了,还没个动静,两位老人还正担心是不是月娥以前生孩子的时候伤了身子不能生了。心里正是油煎火燎时,没想到这媳妇就有身子了。

 两人一直担心郭义的后半生,这下不仅娶了,还有了后代,两位老人都恨不得把尚月娥供起来。

 这一大早的,婆媳俩就熬好了腊八粥,命小夫俩送了整整一大盆过来,还说傅家人多。看那样子,是巴不得把锅都捧了来。

 陈氏也回了自家熬的腊八粥,听说她有身子又送了一匹细棉布让她拿回家给孩子做衣裳。

 这一除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分食腊八粥之外,就是接待来客,除此也没什么事了。

 直到再没旁人来送腊八粥之后,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围着炭盆取暖说话。紫嫣和紫辰又闹着要烤红薯花生吃。两人把铁丝网架在炭盆上,忙得不亦乐乎,吃倒没看他们吃多少,就是为了玩闹一通。

 紫嫣自从去了赵家后,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走路好看多了,说话做事也显得更知礼了些。小小的才十岁的娃,走起路来就已是袅袅婷婷,颇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

 让傅紫萱不得不叹一声大门户里培养出来的闺秀就是不一样。这紫嫣自去了赵家之后,明显就已是与乡下的姑娘不一样了。

 过了腊八,年就近了。陈氏也越发忙碌,带着家里的下人又是打扫又是裁剪做新衣的,又要忙着备年货,忙得团团转。

 没几,杨忠和叶文华的好日子也到了。

 腊月十七这天,杨家早早就来请了。

 乡下人家办喜事,邻里邻居的都会搭一把手,也不要工钱,就为了沾一沾喜气。办喜事也有好吃的有油水的菜食可吃。大伙都巴不得能过去帮忙。所以只要主家开口。都是极乐意过去帮衬的。

 杨家自来了傅家庄之后。也好几个月了,早与村里的人相了,再加上杨盛又在学堂里当先生。这时代先生的地位都是极高的,加上杨老夫人不时又指点一下村里媳妇们的绣活。傅家庄的乡民对于杨盛一家很是友好。

 对于外来人口。这一点傅家庄做得很是不错。傅家庄除了杨家还有好几家是外来的,族长和村里的乡亲都带了包容的态度,对他们很是友好。

 村里有什么好事都乐意叫上他们,他们的孩子送到学堂里念书。待遇也跟傅家族人一样,都是免费的。只不过若要在食堂吃饭,就要自掏包,这一点傅家族中子弟也不例外。

 虽十八才是正日子,不过十七这天桌椅碗筷等都是要事先借来摆好,灶台也是要事先搭好的。并且这天晚上那一顿谢亲宴也是要招待村里人和来帮忙的人吃的,所以一大早村里人就聚在杨家帮着忙活开了。

 过年前过喜事的人多,专门做租赁桌椅碗碟生意的人那边已是租不到足够桌椅碗碟,于是乡民们就自动自发把自家里的碗筷和桌椅都搬来了。

 村里的大小媳妇们也领了活到田间地头砍草披准备搭灶台。大冬天的,大伙也都不惧风寒。乐滋滋地挑着筐拿着铲子就走。杨老太太和杨孔氏眼眶润,对大伙谢了又谢。

 到中午时分。桌椅就已是摆好了。杨家因没有在傅家村里起房子,住的还是书院给先生备的房舍。所以他们家办喜事摆桌也不好放在书院里头,孩子们都还没放假。

 杨盛跟族长及族老们商议妥后,就借了祠堂的大院及祠堂周边的空地给他家用。到时空地四周种上柱子,柱子顶上和四周再围上厚毡布,也能抵挡一些寒气。

 所幸杨家在此地并没有多少亲朋,请的多是傅家庄的乡亲,乡亲们也没那么多讲究。

 下午采购的人拉回了几牛车的菜,村里的媳妇们都不用人吩咐就动起手来。摘菜择菜、泡干菜泡腐竹木耳等。

 烧火的乡民也把灶台烧了起来,请来的大厨也试了灶,开始开火了。

 到落的时候,乡亲们就拉朋结派择桌坐下享用美食了。

 十八正日子。

 天难得放晴,虽然还是冒着凉气,呼出的气还是带着白雾,但是显然今天会出现暖。这着实是让人高兴的事。不然大冬天里办喜事,还真是件吃苦受罪的事。

 大厨们把菜炒好,端菜的媳妇子再把菜端上桌,若是坐得离灶台远,这一路端过去,菜凉了不说,油都结一块了。

 这时代还多是烧的猪油,这猪油一到冬天很快就凝了。就是再美味的菜,只看这卖相,也吃不下去。所以冬天吃酒席就跟打仗一样,得快些下嘴。像夏天那样细嚼慢咽,猜拳拼酒是不能的。不下雪不好,要是下雪更是受罪。

 今天学堂并没有放假。

 因杨盛是学堂的先生,他也想学子们感受他家的喜气,而傅天河也一直想表达他的感谢,这么多傅家庄以外的学子能来长山书院读书,他心里一直带着感动。

 所以两人私下里商定,中午学子们下学时,会在食堂里摆桌宴请这些学子,让城里的学子也感受一番乡下人家办喜事的热闹劲。费用就由两家均摊。本来傅紫萱是想自家出了这部分费用的,杨盛不同意,最后就变成了两家均摊。

 一大早上的,杨家就喜乐宣天,学堂里的学子们早就坐不住了。听说中午也能上桌更是股跟长了钉子一样。

 还不待中午下学,就呼啸着出了书院,跟村里的娃娃们一起往村路上新娘去了。(未完待续。)

 PS:感谢:猪may,13901297131,680722,乐儿投的粉票。  m.BwoXs.coM
上章 无忧归田 下章